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市年轻公务员体质状况、健身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
【6h】

苏州市年轻公务员体质状况、健身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苏州市年轻公务员体质、健身行为现状和相关对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市年轻公务员体质状况、健身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进苏州市年轻公务员体质健康和促进体育锻炼的对策,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深入开展年轻公务员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对苏州市全民健身的开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结果:(1)身体形态方面:苏州市年轻公务员平均身高高于全国同龄人的平均值。在体重方面,与全国同龄人相比较,苏州市年轻男性公务员的情况不容乐观,从指标中可以看出为显著高于全国同龄平均值。苏州市年轻公务员BMI指数处于22左右。同时,对照中国成人的指标男性年轻公务员20—24岁组处于正常到超重的边缘,30—34岁组则进入了超重的指数区间。(2)身体机能方面:苏州市年轻公务员在各个年龄组的肺活量都高于全国平均值。说明苏州市年轻公务员的心肺功能总体优于全国同龄人。(3)身体素质方面:苏州市年轻公务员前臂肌肉力量较差;苏州市年轻男性公务员在柔韧性方面较差;苏州市年轻女性公务员的柔韧性好于全国同龄女性;苏州市年轻女性柔韧性好于男性。灵敏性方面:苏州市年轻公务员平均选择反应时均低于全国同龄平均值,说明苏州市年轻男、女公务员总体好于全国同龄人,男性的灵敏性好子女性公务员。在平衡性方面,苏州市年轻男性公务员略好于全国同龄男性,年轻女性公务员优于全国同龄女性。(4)苏州年轻公务员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总的看来,还不能说苏州市年轻公务员大部分已经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目前,锻炼的年轻公务员主要选择单位、社区和付费俱乐部的场地来健身。在体育锻炼形式上,锻炼项目呈现趣味性浓和种类逐渐多元化的特点。(5)健身态度、目的方面:调查发现有63%的年轻公务员认为体育锻炼比较重要或很重要。由于学习运动技能等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所以对锻炼指导人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6)健身消费方面:每周费用支出的额度主要集中在50-200元人民币这样的区间,有20%的人不花钱,花费在200元以上的人数较少。费用的用途主要是支付专业指导人员的费用、运动器材费用、运动场地费和运动服饰的费用。(7)业余安排与上班方式:年轻公务员业余时间主要选择参加体育锻炼,其次为在家休息和朋友聚会。上班方式上更多的是选择机动车或电动车等,较少选择有健身功能的自行车或步行。(8)锻炼的科学性与效果方面:年轻公务员中,仅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参与体育锻炼方式科学,大部分人在锻炼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自己锻炼的效果缺乏自我评价能力。(9)锻炼影响因素方面:场地设施缺乏,离居住地较远和缺少活动组织是影响苏州市年轻公务员参加锻炼的主要因素。缺乏专业指导和余暇时间太少位列次之。(10)锻炼习惯的养成:调查显示,仅有少数年轻公务员养成了长期锻炼的习惯,大部分人仍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同时调查发现,中学和高校时期是锻炼兴趣养成和影响锻炼的最大时期。(11)理想的锻炼形式与效果方面:首先,锻炼的时间:选择早晨、下午和晚上的人数基本持平,不存在优于其他时间的锻炼时段。其次,理想的锻炼地点: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小区附近免费的健身场馆,单位和小区内部的也仍在选择者的重点考虑之内。有专业指导的付费俱乐部场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最后,理想的锻炼方式:具有简单易行、趣味性较好的项目是年轻公务员最理想的锻炼方式。理想的锻炼效果方面:大部分人把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技术、放松身心以及增加和朋友的交流等选为自己锻炼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
   对策:1.加大宣传的力度,大力倡导体育健身,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2.提供定期的体检和体质监测工作,防患于未然。3.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体育设施量和质的同步提高。4.吸引苏州民间资本投资健身俱乐部,改善锻炼的条件。5.加大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配备力度,提高年轻公务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6.单位多组织集体体育活动,增加锻炼的机会。7.力口大对非体育锻炼养成人群的研究和转化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