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英汉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的应用——以拜登四川大学演讲翻译为例
【6h】

论英汉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的应用——以拜登四川大学演讲翻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同声传译的定义

第二节 同声传译的特点

第三节 同声传译的指导原则

第四节 顺句驱动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任务实施

第一节 实施过程

第二节 需解决的难点

第三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原则

第二节 具体解决方法

第三节 实例分析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对该项目翻译的认识

第二节 该项目报告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附件

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四川大学的演讲

展开▼

摘要

同声传译,又称会议口译,顾名思义,即在会议上将发言人的讲话以不中断的方式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世界上很多学者都认为同声传译是口译中难度最大的。为了顺利完成这项位于“金字塔”塔尖的工作,很多译员都从长久的实战经历中摸索出各种理论和原则来帮助自身的训练和实战。
   理论层面,最有影响力的分别是法国人塞莱斯科维奇的“释意理论”、吉尔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和安德森提出的“认知技能发展模式”。实践层面,前辈译员总结出了同声传译六大基本原则:顺句驱动、酌情调整、适度超前、信息重组、合理简约和信息对等。
   本文主要以2011年8月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四川大学就中美关系为题发表的演讲这一口译训练任务为基础,重点探究顺句驱动这一黄金原则在英汉同声传译中的实现和运用。首先,本文阐述了顺句驱动的含义和实际意义;其次,本文从几方面分析出了使用顺句驱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本文从任务实施中总结出了顺句驱动操作的难点;最后,本文从实践中提出了实现顺句驱动的三种方法。
   鉴于MTI偏重实战操作,本文对顺句驱动的认识,分析和运用完全来自于自身的模拟任务训练。并非完全结合理论操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