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钱锺书与文化人类学
【6h】

钱锺书与文化人类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钱锺书治学方法中的人类学色彩

第一节 “邻壁之光,堪借照焉”:对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偏爱

第二节 “庄论谑语,正尔同归”:对民间口语传统的关注

第三节 “超象外以究事理心理”: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第二章 钱锺书的民俗文学研究

第一节 神话研究:初民的迷妄与敬忌

第二节 传奇研究:“事虽不实,言却有因”

第三节 故事研究:母题的“祖构”与“冥契”

第三章 钱锺书的宗教文化研究

第一节 宗教的起源与功用:“情有难申,祷诸鬼神”

第二节 宗教的世俗性色彩:“神怪祸福恐动世人”

第三节 政教关系研究:“以名为治”与“神道设教”

第四章 浅析文化人类学视野对钱锺书治学的积极影响

第一节 “藉以想见古代风俗”:抉发文学作品的民族志意义

第二节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激发现代性学术话语

第三节 “不耻支离事业”:超越唯科学主义学术范式

结 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钱钟书是现当代学术史上少有的博学鸿儒,其融汇中西、旁及百科的学术著作不仅包含了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诸多命题的深入思考,也展现出他对文化人类学这一现代综合性学科群的高度关注与独到研究。笔者认为,钱钟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资料共享与方法互动两个方面。就前者来看,钱钟书在其著作中不仅征引了大量西方文化人类学理论著作与民族志材料,更着力发掘出中外诗文、史书乃至民间口语传统中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文献片段。从而对文学研究与人类学研究具有着双重的参考意义。就后者而言,钱钟书在跨文化对比中寻求自身定位的学术取径,以及抉发人类文化本质的尝试,本身就带有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色彩。他对神话故事、宗教信仰、民俗仪式的研究思路也常常与文化人类学研究者不谋而合,在方法上形成了充分的互动与互证。
  钱钟书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引入文学批评,不仅是对既有文学研究范式的超越,也极大拓展了文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大量的人类文化片段在钱钟书的整合之下,平等对话,自由穿梭,形成了巴赫金式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