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职英语教学中微博辅助的交互学习研究
【6h】

中职英语教学中微博辅助的交互学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微博

2.1.2 交互教学法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有意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情感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步骤

3.4.1 前测

3.4.2 前调查问卷

3.4.3 实验前准备工作

3.4.4 微博在《大学英语2》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4.5 后测

3.4.6 后调查问卷

第四章 数据分析和讨论

4.1 前后测数据分析

4.1.1 前后测试卷客观性分析

4.1.2 前测数据分析

4.1.3 后测数据分析

4.1.4 实验班配对样本T检验

4.1.5 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4.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2.1 信度分析

4.2.2 学习者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4.2.3 学习者对交互情况的评价

4.2.4 主观问题及其他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启示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Web2.0时代的典型应用之一的微博,发展极为迅猛,同时拥有了大量忠实的用户。微博进入中国市场已有七年,以其微型化、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深受广大教育学工作者关注。随着我们迈入了Web3.0时代,微博与教育的结合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国内对于微博与具体学科(例如政治)结合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微博运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的探索,尤其是应用于中职英语教育,故笔者尝试了将微博辅助中职英语教学的研究。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微博辅助平台,探索是否能够改善中职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以及此教学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师生和生生间的交互。论文是以Web3.0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微博辅助中职英语教学的潜力,通过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指导探寻新的教育模式。文中详细分析了微博和交互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情感理论三大理论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微博在中职英语学科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含自主交流活动、课前预习活动、课后巩固活动和教学反馈活动等。最终通过数据分析、前后测和前后调查问卷得出本文的结论。前后测分别是2015至2016学年两个学期的英语期末试卷,前调查问卷主要收集学生对微博的认识、使用频率、利用微博进行英语学习的活动的态度等信息,后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学习者对于学习效果和交互情况的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作为辅助平台,明显提高了中职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著,同时促进了师生和生生的交互频率。微博的教育潜力非常乐观,合理利用微博平台,对建立新型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帮助,但也不能忽视消极干扰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