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中造血干细胞与骨代谢相关性研究
【6h】

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中造血干细胞与骨代谢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绝经后女性存在“铁过载”

“铁过载”与骨代谢异常有关

降低“铁过载”可以预防“绝经后骨代谢异常”

骨质疏松与造血干细胞

参考文献

1.实验试剂与仪器

1.1实验动物

1.2实验试剂

1.3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铁蓄积小鼠动物模型建立

2.2血清铁蛋白和骨转换指标检测

2.3Micro-CT扫描

2.4外周血检测

2.5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比例

2.6集落形成实验(colony-forming units,CFU)

2.7统计学方法

3.结 果

3.1血清FER、P1NP、CTX

3.2外周血指标

3.3股骨Micro-CT结果

3.4流式检测骨髓HSCs比例

3.5集落形成实验

4.讨 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骨关节炎使用双膦酸盐治疗的研究进展

主要英汉缩略表

在读期间撰写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在铁蓄积骨质疏松小鼠模型中,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指标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造血系统影响。
  方法:6~8周 C57雄性小鼠分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0.1g/kg干预8周,两组均检测:FER(Ferritin,血清铁蛋白)、PINP(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CTX(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s,破骨标志物),外周血血常规,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HSCs占骨髓细胞比例、HSCs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统计分析两组实验数据。
  结果:实验组骨髓HSCs占骨髓比例(4.01%±0.63%)相比于对照组(2.61%±0.43%)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HSCs细胞集落形成(47个/皿)相比于对照组(142个/皿)显著增多;实验组血清铁蛋白(13.27±0.72μg/L)相比于对照组(4.14±0.96μg/L)显著升高、实验组 P1NP(4.62±0.76ng/ml)相比于对照组(8.23±0.66ng/ml)显著降低、实验组CTX(123.54±1.63ng/ml)相比于对照组(83.36±1.89ng/ml)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组外周血血小板(1380±103*109/L)相比于对照组(1023±83*109/L)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micro-CT检测的骨密度(50.41±10.27 mg/mm3)相比对照组(104.68±8.56 mg/mm3)显著下降、实验组骨小梁空间结构参数(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骨体积分数:10.18%±1.76%;trabecula thickness,Tb.Th骨小梁厚度:0.057±0.012mm;trabecula number,Tb.N骨小梁数目:1.02±0.21N/mm)相比于对照组(BV/TV:19.92%±1.92%;Tb.Th:0.098±0.008mm;Tb.N:1.45±0.13N/mm)显著下降(P<0.05)。
  结论:在铁蓄积影响的骨质疏松模型中,铁蓄积不仅对骨代谢指标有显著影响,也对HSCs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