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6h】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章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1949-1978)

第一节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概述

第二节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目标与措施分析

第三节关于农业中学的发展

第四节小结与反思

第二章服务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1978-2000)

第一节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概述

第二节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目标与措施分析

第三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第四节小结与反思

第三章服务于新型农民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2001-2007)

第一节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目标与措施分析

第二节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工程概述

第三节小结与反思

第四章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反思

第一节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

第二节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变更相联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几经变迁。本文根据不同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不同发展目标,把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到1978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主要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1978年到2000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主要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2001年到2007年为第三阶段,培养新型农民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主要目标。 1949-1978年,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初步肯定到大力发展再到全面否定的过程。国家提倡劳动教育、在普通教育中增设农业课程、实施半耕半读教育制度,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培养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其中,农业中学的创办最为典型,无论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是围绕着农业发展这一目标进行的。 1979-2000年,农村职业教育经历了恢复发展到体制改革再到深化改革三个阶段。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同时鼓励农村二、三产业人才的培养,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综合教育改革”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政策,它通过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农业专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服务。 2001-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村发展的新目标,而培养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成为这一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国家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都旨在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通过对政策变迁的回顾,我们发现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主要受到农村发展状况、经济体制变化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政策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从农业到农村再到农民,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核心目标的演变体现了该政策在价值追求上从经济本位向以人为本的回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