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60年义务教育治理方式的政策考察
【6h】

新中国60年义务教育治理方式的政策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一、论题选择

二、文献述评

三、概念说明

四、方法与过程

五、论文框架

第二章 从“零散”到“集中”:基础教育的“国家化”行动(1949—1965)

一、教育“国家化”:单一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新中国成立前基础教育的零散无序

(二)一元化政治主导下的基础教育“国家化”运动

二、革命式嬗变:国家的主动供给到集体的被动供给

(一)从“公办民助”到“民办公助”再到“群众办学”

(二)教育收费政策的诞生

三、农村教育集体办:从“两条腿走路”到“两种教育制度”

(一)穷农村办大教育:多快好省发展教育的第一次尝试

(二)农业中学:农村集体“勤俭办学”的一个典型

四、教育重点论:教育“非均衡”格局的形成

(一)城市优先的教育供给

(二)在“普及与提高之结合”中诞生的重点学校

五、“资源匮乏”与“集中过度”:在特殊的“单中心”治理中波动的“17年”教育

第三章 “集权”下的“单一”:革命教育的“逆向歧视”(1966—1976)

一、单一教育制度的确立:从“两种教育制度”到“革命教育”

(一)“两种教育制度”的厄运

(二)单一“革命教育”制度的确立

二、集体办学:“大革命”中的“教育大下放”

(一)公办变民办:农村和城市公办学校的“下放运动”

(二)中小学教育的生存困境:国家供给力量的式微

三、逆向歧视:教育“重点政策”的瓦解

(一)穷农村办“革命教育”:多快好省发展教育的第二次尝试

(二)重点学校宝塔的摧毁

四、教育“冷均衡”:在“消极的教育补偿”中发展的“文革”教育

第四章“发展”中的“区隔”:“分级办学”中的义务教育治理(1977—1999)

一、分级办学:名义的国家供给与实质的农民供给

(一)集体办学的承继:新时期教育的“两条腿走路”

(二)地方办学的法律授权

二、人民教育人民办:艰难的“普九”攻坚战

(一)农民集资与地方政府的借贷供给

(二)教育收费:学校的被动创收到主动牟利

(三)地方财政压力下的教师工资拖欠

三、教育重点论:教育“非均衡”格局的继续与加剧

(一)教育“非均衡”:经济逻辑在教育供给中的演绎

(二)再造宝塔:重点学校制度的重建与发展

四、单一的财政视角:在涌动的市场中变革的民办中小学

(一)办学体制变革中的民办中小学

(二)作为民办教育新成员的“营利学校”与“转制学校”

五、“分级管理”与“扩权放责”:在“权责失衡”中发展的新时期义务教育

第五章 教育的均衡化努力:“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治理(2000—)

一、以县为主:义务教育治理新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以县为主”与义务教育治理的“两个转变”

(二)从“一费制”到“免费制”:教育收费的“再乱”与“再治”

(三)“保运转”与“促发展”:艰难中的前行

二、教育均衡化:在治理与纠偏中前行

(一)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系列援助行动的继续

(二)继续处于困难状态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

(三)择校背后的角力:“后重点学校”时代之“名校”的生存之道

三、发展与分化:“单一财政视角”之民办教育的剧烈式变化

(一)“公退民进”:民办中小学的“新发展”

(二)“公进民退”:民办中小学的“新分化”

四、在“政府与市场”之特殊关系中发展的新世纪义务教育

第六章 反思与前瞻:义务教育在现代性增长中走向“热均衡”

一、“集中”与“区隔”:60年义务教育治理过程的特征分析

(一)在现代性增长中义务教育的“运动式、非对称”发展

(二)意识形态主导的义务教育治理政策变迁

(三)义务教育利害相关者之激励机制在“试构”中前行

二、构建“政府主导型‘集中供给、分散生产’义务教育治理机制”的政策思考

(一)供给与生产:义务教育公共治理的机制分析

(二)构建“政府主导型‘集中供给、分散生产’义务教育治理机制”的目标定位

(三)推进义务教育在现代性增长中走向“热均衡”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为研究立场,分四个时期考察新中国60年义务教育治理政策的变迁过程,在对各阶段治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概括60年义务教育治理方式的基本特征,提出新世纪完善义务教育治理机制的政策思考。论文分六章展开分析。
   第一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义务教育”和“治理”两个概念作了界定,并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立场,即强调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特征和国家责任。
   第二章分析了“17年”中小学教育治理方式的变迁过程。在取消私立学校,建立“单一国民教育体系”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物质性资源匮乏与行政性资源集中过度”之间的冲突,使得农村集体成为了基础教育的供给主体。城乡有别、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模式。由此,“政治上强势、经济上柔弱”,成为“17年”基础教育治理方式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对“文革”期间的中小学教育治理过程作了考察。“文革”期间,国家通过政治运动的方式,一反“17年”教育重点论的治理格局,实施了以“瓦解重点学校制度”和“建立革命教育制度”为目的的“消极的教育补偿”政策。“消极教育补偿”政策的实施,在取得了农村中小学“低水平大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供给不足、体制僵化”的“平均主义”教育发展特征。论文将这种特征概括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冷均衡”状态。
   第四章考察了新时期义务教育的治理过程。发展,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扩权放责”的义务教育治理方式。这也造成了“权责失衡”的义务教育治理结构和“农民负担过重、教育‘乱收费’、教师工资拖欠”等消极影响。国家推行的教育梯度发展战略,以及重点学校制度的重建,使得教育“非均衡”发展模式继续存在。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创收为目的的“转制学校”和以取得办学回报为目的的“营利学校”成为民办学校的新成员。新时期义务教育治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伴随着的是教育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校际差异、以及“真民办”与“假民办”之间的差异,这使得原本应该是协调一致的义务教育整体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相互分离的“区隔”状态。
   第五章是对新世纪义务教育治理过程的考察和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以乡镇为主”向“以县为主”和“由农民承担为主”向“由政府承担为主”的转变,使得义务教育治理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然而,由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责任分担不明晰而造成的教育供给的总体性不足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性困难;政府在利用市场机制过程中出现的“假民办”对“真民办”的挤压;以及民办中小学发展的起伏;都使得构建一个政府与市场之间合理有序的义务教育治理机制任重而道远。
   第六章,通过“反思”与“前瞻”两个部分,为研究作了一个总体性的结论。在反思部分,将“集中与区隔”概括为60年义务教育治理过程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为,国家通过“集中管制”的治理方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分散化”供给。“区隔”说明了,在“集中”的治理方式下,义务教育在不断取得治理成效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民办学校与“假民办”之间办学条件与办学能力的较大差异。在“前瞻”部分,论文尝试提出了构建“政府主导型集中供给、分散生产的义务教育治理机制”的政策思考,并将义务教育治理中表现出的“供给充足、高位均衡、富有选择性”的理想特征,称为教育发展的“热均衡”状态。论文结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公共产品治理理论,对这一观点作了合理性论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