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组织公民行为的印象管理动机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
【6h】

组织公民行为的印象管理动机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环境,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员工管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就逐渐成为企业管理所关注的热点。然而,在鼓励员工产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同时,我们发现,组织公民行为有时会成为一些员工获得称许、晋升、物质奖励等等的工具。有时,组织公民行为又是员工用以逃避本职工作的手段。还有时,组织公民行为甚至是员工回避家庭生活责任的借口。就企业管理而言,辨明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动机就变得十分必要。但是,对于工具性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判定缺乏相应的手段,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目前仍多以主观的方式予以判定。一方面,存在将印象管理错认为是组织公民行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会给予企业内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也会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存在将组织公民行为错判为印象管理的情况,这又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在组织公民行为的展现上有所顾忌和保留,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中社会网络结构与行动者互为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个体网络位置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印象管理动机的关联性,以及分析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对个体网络位置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印象管理动机的影响。研究研究结论如下:⑴情感中心性与迎合、作秀两种印象管理策略相关均不显著;⑵网络中介性与迎合、作秀两种印象管理策略相关均不显著;⑶当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时,年龄越大,其越容易采取迎合这种印象管理策略;⑷当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时,年龄越大,其越接近处于情感网络中心以及咨询网络“桥”的位置;⑸当员工学历不高于大专时,学历越低其容易采取迎合这种印象管理策略;⑹当员工工作年限为5-10年时,其最容易采取作秀这种印象管理策略;⑺工作年限3-5年的员工,处于最接近情感网络中心的位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