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6h】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作业在传统意义上讲就是课后的巩固练习,书面作业。本文将作业的内涵扩展为包括前教学阶段、教学阶段和后教学阶段的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巩固提升在内的所有作业。为了能够将三个教学阶段的时间有效利用,必须有效将学生的课前课后学习时间合理规划,教师指导其学习,因此本文尝试采用有效作业(导学案作业)为载体,教师跟踪指导的模式来做研究。
   本文进行的是一种实践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发现问题,再通过文献研究创新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化学作业。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作业模式--导学案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的特点一方面是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导学案作业的设计是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的,是为课堂服务的。通过导学案作业的.引领有效的将学生学习的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有机统一。本人在自己所教年级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开展了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作业设计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适时性、适量性、适度性原则以及激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师督查需要及时有效才能保证作业的有效性;老师的批改与评价必须具有激励性和指导性;教师课堂对导学案作业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给予学生展现的舞台;最终作业有效性的评价不能只从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衡量,还应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反馈来综合评价。通过对实践前后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对比得出教师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导学案作业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较多,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实践以及不同老师对同一导学案作业的使用效果不同,因此在实践中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要和谐运作,学校要规范课表,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教师要更新观念,相信学生,对学生给予培训指导等。
   本文是本人对导学案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模式,在尝试使用过程中的探索与感受,虽然不够成熟,但是宗旨是与江苏省的课程改革目标相一致的,因此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总结与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