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体能类项目奥运成绩特征分析——以田径、游泳、水上运动为例
【6h】

我国体能类项目奥运成绩特征分析——以田径、游泳、水上运动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体能类项目包括田径、游泳和水上运动(赛艇、皮划艇和帆板帆船),是奥运会的基础大项,体育强国皆以这三大项的发展为基础,我国的体育大国地位与体育强国在获得奖牌的项目上形成鲜明反差,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数量逐年增加,但在体能类项目上的发展却参差不齐。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将我国运动员在体能类项目上取得的奖牌及各项目进入决赛的人次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分析我国体能类项目在第23届-29届奥运会上的成绩特征;从项群理论看我国体能类项目的成绩特征;我国体能类项目在历届奥运会上成绩的阶段划分;对我国体能主导类项目成绩发展的理性思考及发展对策。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体能主导类项群在近7届奥运会的成绩表现为以下特征:⑴快速力量性项群上,男子表现在跳跃类项目上的冒尖现象,女子在投掷类项目中以铅球为主线缓慢发展;⑵速度性项群中,男子在短距离项目上鲜有作为,仅刘翔在110米栏取得过辉煌,女子在短距离游泳中表现突出,近7届奥运会获得了5金7银3铜的好成绩;⑶耐力性项群中,我国女子运动员在田径和游泳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田径获得4金1银5铜的成绩,游泳获得了2金7银2铜的成绩,水上运动7届奥运会获得5金5银3铜,近两届奥运会表现突出,为我国发展的重点项目。整体看,体能类项目中的三个亚类项群中我国的优势项目为女子的短距离游泳和女子划艇,男子的皮艇,潜优势项目为耐力性项目中的女子马拉松、竞走和投掷类项目。在分析我国体能类项目成绩的同时,笔者认为在近7届奥运会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影响我国体育发展的问题,全运战略周期影响奥运成绩,对青少年进行过度的早期专门化训练导致运动寿命的普遍缩短,后备人才的储备匮乏,导致个别项目出现高水平运动员后,后继无人。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依据时代的需要,赋予“举国体制”不同的内含,以促进体能类项目的发展;②通过发展群众体育,普及和夯实体能类项目的基础;③加强与先进国家科研与技术交流,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④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特色化训练基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