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研究
【6h】

关于“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社会转型呼唤学生主体精神的成长

1.1.2 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模式

1.1.3 对自身受教育经历的反思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与反思

1.3.1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2 反思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2章“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理性分析

2.1“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内涵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生-生”课堂提问模式

2.2“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特征

2.2.1 自主性

2.2.2 针对性

2.2.3 互动性

2.2.4 探究性

2.2.5 合作性

2.2.6 开放性

2.3“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价值

2.3.1 对学生的价值

2.3.2 对教师的价值

2.3.3 对教学的价值

第3章“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具体构建

3.1“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主体性理论

3.1.2 建构主义理论

3.1.3 社会互动理论

3.1.4 最近发展区理论

3.2“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教学目标

3.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 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2.3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3.2.4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3“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实施条件

3.3.1 学校的外部支撑

3.3.2 教师的内在素养

3.3.3 学生的学习能力

3.4“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操作程序

3.4.1“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操作框架

3.4.2“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程序解析

3.5“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评价标准

3.5.1 评价原则多样化

3.5.2 评价主体多元化

3.5.3 评价内容多维化

第4章“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实践探索

4.1“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实践设想

4.2“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实践过程

4.2.1 实践样本的确定和了解

4.2.2 实践材料的选取

4.2.3 实践过程的开展

4.3“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实践反思

第5章 结语

5.1“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成果

5.2“生-生”课堂提问模式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3“生-生”课堂提问模式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我国,长期以来,生生互动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都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力量,而被加以限制、消除。事实上,课堂教学是复杂的,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总在进行各种相互作用与影响。新课改以来,对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日益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并运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通过文献检索及实际的课堂观察,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偏重于教师提问技巧和艺术的研究,关注学生提问的激发和培养,但始终对“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价值缺乏一定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如何综合平衡运用三种课堂提问模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课堂提问模式中的“生-生”课堂提问模式进行了探讨,试图通过对此的研究,引发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关注该模式、探索该模式和完善该模式。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反思等基本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从理论角度出发,赋予了“生-生”课堂提问模式一定的内涵,并详细描述了它所具有的特征,同时还指出了开展该模式所能带来的特有价值。第三部分从建模角度出发,以主体性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从教学目标、实施条件、操作程序、评价标准层面,构建出了具有一般指导性意义的模式框架。第四部分,从实践角度出发,将建构好的“生-生”课堂提问模式投入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探索,并用具体的展示过程和最终的实施效果来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进一步验证笔者最初的设想,即该模式具有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题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显著作用,此部分也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部分是结语,再次点明了笔者构建“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在理论上充实课堂提问模式和在实践上给一线教师提供操作范例,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唤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该模式关注,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能投身于该模式的研究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该模式,同时笔者也总结了整个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后继研究者有所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