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冲突与合作:辅导机构与学校的关系研究
【6h】

冲突与合作:辅导机构与学校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教育中的学校和辅导机构

第一节 学校:制度化教育里的“不倒翁”

第二节 辅导机构的兴起

第三节 影子教育的转型

第三章 辅导机构与学校的纠葛

第一节 辅导机构与学校的冲突

第二节 辅导机构与学校的互补

第三节 冲突与互补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走向“共和”:新型教育组织的诞生

第一节 辅导机构与学校的趋同端倪

第二节 辅导机构与学校的蜕变新生

第三节 辅导机构与学校趋同机制

第五章 启示与反思:直面影子教育

第一节 国外影子教育对策面面观

第二节 国内影子教育对策与反思

第三节 应对之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对辅导机构管理者及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 对主流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3 对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4 对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5 问卷

展开▼

摘要

补习教育,是一种伴随主流教育系统的存在而存在、规模和模式随主流系统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活动,像主流教育的影子,故又名影子教育。影子教育热潮席卷全球,成了牵动千家万户的热门话题;辅导机构作为实施影子教育的组织,亦在随影子教育的扩张蔓延而不断发展壮大。影子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探寻影子教育发展规律,正确把握影子教育与学校教育、辅导机构与学校的关联,对认识主流教育之不足、打破主流学校对教育的主导、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以及促进教育组织多元发展等有其特殊价值和意义。 论文从辅导“乱象”出发,借助“化熟为生”进而“化生为熟”的社会学研究路数,追问了“影子教育”的兴起发展,论述了辅导机构与学校的关系及未来走向。研究发现,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杂乱”辅导现象背后有其自身的兴起逻辑和发展规律,辅导机构和学校的关系亦复如是。具体如下:制度化大众学校教育强调普及、强化和灵活的逻辑,一味关注学业成绩,而自身却无法更好满足学生提升成绩的需求。此逻辑迫使人们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寻求成绩提升之道,进而制造了人们对影子教育的需求。影子教育的兴起发展得益于有利经济因素的保障、社会效益的推崇、独生子女政策的推动、儒家文化的支撑、学校教育的催生以及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诸因素中,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可以说正是学校教育逻辑自身孕育、催生并促发了影子教育的兴盛。辅导机构和学校之间存在着冲突与合作,并呈现趋同相融之端倪;二者界限模糊,相互模仿并不断兼容彼此的功能,在未来衍生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并非没有可能。由于大众学校教育在满足人们个性化教育需求上力有不逮,影子教育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有其存在的价值与规律,对其不宜采取禁止与放任对策。 最后,基于对国内外已有经验对策的总结和反思,论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发挥市场经济逻辑的作用,引进竞争机制以促进教育整体质量提高。完善相关法律配套措施,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依法对辅导机构的师资、课程等进行规范管理。借鉴辅导机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鼓励公学私营模式以提高学校自身综合水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探索灵活评价选拔机制,探寻成绩之外的重要参照因素。通过网络、电视等平台为人们提供可选择性公共教育资源,打破学校教育对诸多“社会认可资历”的垄断,创建灵活多样的学习成果转化认定制度等,进而创建多元培养发展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