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作文教与学的道德审视——以南京A小学为例
【6h】

小学作文教与学的道德审视——以南京A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写作、作文、习作

(二)不同学科视野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润物细无声——作文与精神世界的建构

一、写作建构精神世界

(一)传统精神的濡化

(二)走进你我,沉淀生活

(三)写作书写人的未来

二、“应然”的作文教学

(一)创设自由环境,关注精神成长

(二)因生活而作文,见人心而评价

(三)把握道德之维,渗透审美情怀

第三章 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南京A小学为例

一、教学内容和时间概况

(一)教材习作选编概况

(二)作文教学的时间规定

二、作文讲授课:缺乏精神的引领

(一)主题引入:未及人

(二)课堂重点:技巧胜于内容

(三)学生写作:言非心声

三、被忽略的大多数——作文讲评课

(一)“优+”的展示

(二)“优+”之后的5分钟

四、小结

第四章 学生作文本:“我”的世界

一、作文中的“关系”世界

(一)“斗智斗勇”的师生关系

(二)“简单”的家庭关系

(三)重要的同学、朋友关系

二、“我”的彰显

(一)你离善良有多远?

(二)我的思考

三、直面“真实”——我们不想要的

(一)作文的“主旋律”

(二)全班的“讨伐”

(三)追求物欲享乐的“理想”

四、见文不见人——作文本上的评语

(一)教师评语:忽视了作文的生命

(二)学生互评:依葫芦画瓢

第五章 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后果

(一)言说欲求的丧失

(二)作文的过度包装

(三)作文的空壳化、物质化

二、小学作文教学现存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单调的生活

(二)“无思”的个体

(三)“沉重”的写作

(四)技术“消灭”文字

三、小学作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一)增加对生活的敏感度

(二)评价须重“情”

(三)教学要有德性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写作是儿童生命的自由表达和真情交流,是儿童语言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对儿童的精神与道德成长有重要意义。小学作文教学既具备一般教学育德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立足生活、突出情感、展现个人价值观念、接受多方评价,是学生“前台”和“后台”结合的场所。此外,写作不仅可以帮助“我”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反思现实生活进而建构可能生活、超越当下,而且学生通过对物、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可以培养生态道德观念。不可否认,作文教学本身就是德育的过程,教师是否在“合乎道德”地“教”也值得关注。因此,本研究借助道德的视角从真实的作文课堂教学和学生作文本两方面着手,分析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建构解决之途。
  首先,作文教学可以分为讲授课和讲评课两种。本研究通过非参与式观察对作文课堂教学进行实录。作文课的写作主题或者存在诸多限制或者由教师个人决定,写作的规范和具体的技术要求凌驾于学生真实的情感表达之上,工具性和应试性使作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善”的引导。在讲评课上,大多数学生是被忽略的,只有规范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第二,每一篇作文都是一个载体,是学生生活世界的载体,是他们知情意行的载体,也是师生沟通的载体。在考察课堂教学后,本研究对南京A校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本进行文本分析,其中主要包含了师生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在作文本上,既有学生自我德性的彰显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有学生人性之“恶”的表达。但对此的评价只局限于“字、词、句”“结构”“规范”等方面,“见文不见人”。
  第三,针对上述作文课和作文本的情况,结合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探究小学作文教与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空洞的作文源于生活的空壳化和个体的无思,而偏离的主题、被拔高的立意和过度的技巧性则成了小学生“不能承受之重”。此外,由于“写”常被作为一种惩罚手段,所以学生排斥写,再加上文字逐渐被现代技术所消灭,更加遮蔽了写作之用。
  最后,本研究认为小学作文教与写都要回归学生的整体生活,增加对生活的观察性和敏感性,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样态,这也是写作的应有之义。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师必须挖掘学生作文的道德价值,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不忘对高贵的人格品性的追求。

著录项

  • 作者

    姚菲;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德胜;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作文;
  •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道德观念; 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