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工介入社区精神卫生防治研究——以L社区为例
【6h】

社工介入社区精神卫生防治研究——以L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议题相关概念界定

1.3.1 精神卫生

1.3.2 三级防治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样本说明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样本说明

1.5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精神卫生的状况与环境分析

2.1 我国精神健康的总体现状

2.1.1 我国精神疾病流行性的现状

2.1.2 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存现状

2.1.3 精神疾病患者社区治疗的必然性

2.2 样本社区精神卫生状况

2.2.1 基本状况

2.2.2 L社区精神健康三级防治工作的现状

2.2.3 L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概况

2.3 精神卫生的社会环境分析

2.3.1 制度环境分析

2.3.2 文化环境分析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一级防治

3.1 医学视野下的一级防治

3.1.1 一级防治的措施

3.1.2 一级防治中的不足

3.2 社会工作介入一级防治中的理念与方法

3.2.1 社会工作介入一级防治的理念

3.2.2 社会工作介入一级防治的方法与策略

3.3 社会工作介入一级防治存在的问题

3.3.1 社会工作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效果不足

3.3.2 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咨询服务无法满足居民需求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二级防治

4.1 医学视野下的二级防治

4.1.1 二级防治的措施

4.1.2 二级防治中的不足

4.2 社会工作介入二级防治中的理念与方法

4.2.1 社会工作介入一级防治的理念

4.2.2 社会工作介入二级防治的方法与策略

4.3 社会工作介入二级防治存在的问题

4.3.1 社会工作者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不足

4.3.2 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出现“一户多残”现象

4.3.3 “老养残”患者家庭面l临多重困境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三级防治

5.1 医学视野下的三级防治

5.1.1 三级防治的措施

5.1.2 三级防治中的不足

5.2 社会工作介入三级防治中的理念与方法

5.2.1 社会工作介入三级防治的理念

5.2.2 社会工作介入三级防治的方法与策略

5.3 社会工作介入三级防治存在的问题

5.3.1 精神疾病患者缺乏对药物处置能力的训练

5.3.2 社会工作者控制精神疾病反复发作的效果不足

5.3.3 精神疾病患者成功就业后仍将面临再次失业

第六章 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分析

5.1 个体效果分析

5.1.1 个体自我评价分析

5.1.2 服务提供者评价分析

5.1.3 他者评价分析

5.2 家庭成效分析

5.2.1 家庭成员评价分析

5.2.2 服务提供者的评价分析

5.2.3 他者的评价分析

5.3 社区成效分析

5.3.1 社区居民的评价分析

5.3.2 服务提供者的评价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或学习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等造成人们心理或精神方面的困扰。如果没有正确的排解方式,心理困扰可能逐渐发展为精神疾病,甚至精神残疾。然而,精神疾病难以治愈、易复发等特点,决定了精神卫生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社区作为居民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最前沿的阵地,对精神卫生服务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医学视野下的三级预防机制,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但是,由于社区中缺乏专业人才,精神卫生工作往往流于形式。精神健康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工作者,他们扮演着预防角色和治疗角色,运用其特有的专业知识,组织协调各种资源,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
  本研究以L社区为例,研究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精神卫生三级预防体系的成效,即社会工作者将助人、尊重、平等和自助等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以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三大直接工作方法运用到社区一、二、三级防治工作中,通过干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协助患者康复。研究的重点是对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的效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照顾压力有所缓解,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得以增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对患者个人、家属和社区的成效显著。不过,研究也发现样本社区中的社会工作服务在诸多方面有待完善,如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服务的形式因缺乏多样性而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维持精神健康的多元需求。因此,拓宽服务范围,提供多样性专业服务,将有助于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