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形成、问题及思考——基于三个社区的考察
【6h】

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形成、问题及思考——基于三个社区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形成研究

2、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问题研究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框架

2、研究方法及对象

3、研究创新

第一章 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形成

第一节 路径回溯

第二节 动力机制

第三节 社区类型及特质

第二章 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形态

第一节 居住环境

一、居住分布

二、配套设施

三、环境卫生

第二节 经济生活

一、就业状况

二、收支状况

三、社会保障

第三节 社会交往

一、交往范围

二、交往程度

第四节 生活方式

一、生活节奏

二、生活观念

三、生活需求

第五节 社会认同

一、身份认知

二、社区归属

第三章 苏南地区新型社区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配套制度亟待改进

一、补偿安置政策滞后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三、制度设计居民参与程度低

第二节 社区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原村与新型社区管理职能模糊

二、社区管理参与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居民适应社区生活遇双重困境

一、生存困境:主要表现为居住环境不适应、生活成本提高

二、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居民身份不清、归属不明

第四章 苏南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制度保障

一、适时调整补偿政策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社区管理

一、提升新型社区全方位管理能力

二、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促进居民参与

三、妥善应对社区中出现的冲突

第三节 社区适应

一、加强社区环境建设

二、提升居民就业能力

三、注重引导居民观念转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新型社区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是建设新型社区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始建设新型社区,其中以苏南地区最为典型。研究苏南地区新型社区既有助于科学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加快城乡统筹,也可为其他地区新型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关于新型社区形成和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往的研究多侧重对新型社区的形成或问题进行独立分析,这里笔者通过对苏南地区三个新型社区的实地考察和100名居民的非结构式访谈,纵横相间、动静结合,全景式呈现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形成和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提炼社区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破解思路。
  纵向来看,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形成大体经历萌芽期、发展期和高潮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受政策影响较大。萌芽期始于2001年前后苏锡地区的“农民集中居住”小规模试验,部分农民集中到镇区的新型社区居住。发展期始于2004年苏南地区“三集中”政策的施行,工业化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加促使农民整体移至新型社区居住。高潮期始于2008年苏州“三置换”政策的提出,农民从农村搬迁至新型社区的积极性提高。具体来说,苏南地区新型社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由苏南地区地域条件、农民意愿和政府及制度三个主体产生的推动力和阻碍力构成。总体而言,苏南地区新型社区具有社区规模不等,外型不一、社区功能多元、社区组织多样和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迁等四个特征。
  横向来看,笔者通过五个方面来展现新型社区形态,第一是社区居住环境方面,居民的居住分布由分散变为集中,新型社区的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居住环境卫生得以较大改善;第二是经济生活方面,居民从事农业者减少,非农业者增加,居民收入渠道增多,支出总量增大,仍有居民不愿参加社保,参与医疗保险比养老保险的热情更高涨;第三是社会交往方面,居民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人际关系疏远;第四是生活方式方面,居民生活节奏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生活观念逐渐开放,生活需求更为多样;第五是社会认同方面,居民对自己身份认知不清晰,社区意识淡薄,归属意愿强烈。
  结合以上苏南地区新型社区的形成和形态研究,笔者归纳出目前新型社区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社区配套制度不健全,表现为补偿安置政策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制度设计居民参与程度低;第二大问题是社区管理机制不完善,表现为新型社区无法胜任所有管理职能和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不畅通。第三大问题是居民适应社区生活遇到生存和发展双重困境,其中生存困境主要表现为居民对社区环境不适应和收支水平的变化,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居民身份不清和归属不明。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加以破解:首先是在制度保障方面,应适时调整补偿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是在社区管理方面,需提升新型社区全方位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参与组织,妥善应对社区中出现的冲突;再次是在社区适应方面,可加强社区环境建设,提升居民就业能力,注重引导居民观念转变。只有在完善的制度支持、科学的社区管理下,居民才能尽快适应社区生活。只有当居民真正接受社区生活时,苏南地区的新型社区才能得以更健康、更长远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