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OLO分类法的信息技术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6h】

基于SOLO分类法的信息技术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SOLO分类法基本概况

2.1 SOLO分类法的理论基础

2.1.1 理论基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1.2 衍生理论——比格斯“学”与“教”的理论

2.2 SOLO分类法的诞生

2.3 SOLO分类法的主要内容

2.4 SOLO分类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2.4.1 教师意向

2.4.2 课程分析

2.4.3 教学过程

2.4.4 测试和矫治

2.4.5 总结性评价

第3章 SOLO分类法在信息技术作品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3.2 SOLO分类法在信息技术作品评价中的适用性

3.3 基于SOLO分类法的信息技术作品评价方式构建

3.3.1 构建基于SOLO分类法的信息技术作品评价方式的基础

3.3.2 构建基于SOLO分类法的信息技术作品评价方式

第4章 基于SOLO分类法的信息技术作品案例评价分析

4.1 SOLO层次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分析

4.1.1 前结构水平层次

4.1.2 单点结构水平层次

4.1.3 多点结构水平层次

4.1.4 关联结构水平层次

4.1.5 抽象扩展结构水平层次

4.2 SOLO层次Word图文混排作品分析

4.2.1 前结构水平层次

4.2.2 单点结构水平层次

4.2.3 多点结构水平层次

4.2.4 关联结构水平层次

4.2.5 抽象扩展结构水平层次

4.3 基于SOLO层次的统计分析

4.4 总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反思

5.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SOLO分类法是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Biggs)与其同事科利斯(Collis)在汲取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因其满足我国开放性试题评分技术和方法滞后的现实需要,受到我国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其诞生背景、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开展梳理,系统介绍了SOLO分类法的相关概况。SOLO分类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地理、语言、历史、诗歌、科学、经济学、化学等学科的教学评价中。信息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鉴于SOLO分类法在评价开放性试题方面的优越性,本文将SOLO分类法应用于评价信息技术作品这类开放性问题中。笔者选取了Word图文混排作品和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OLO分类法结合信息技术作品评价的实际制定了评价两种类型信息技术作品的要素表,利用要素表对信息技术作品开展SOLO层次评价。在信息技术作品中,前四个SOLO层次的作品均有出现,但是没有发现抽象扩展结构水平的作品,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没有出现。本文以SOLO分类法为指导,通过显性的信息技术作品评价量化隐性的学生思维结构。本文是将SOLO分类法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次有益探索尝试,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