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单音节名词和动词的ERP研究
【6h】

汉语单音节名词和动词的ERP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论

1.1 问题的由来

1.2 研究对象和目标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全文结构

第二章 名词和动词研究概观

2.1 引言

2.2 名词和动词研究及其现状

2.2.1 语言本体研究

2.2.2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2.3 结语

第三章 汉语词型特点与证据的系统性

3.1 引言

3.2 汉语是动词型语言还是名词型语言

3.3 词类划分中的“集总法”和“分异法”及其启示

3.3.1 “集总法”和“分异法”

3.3.2 分布分析法和方法论“机会主义”

3.3.3 启示

3.4 增强对比论证说服力的关键——重视语言证据的系统性

3.5 结语

第四章 汉语光杆单音节名词和动词的ERP研究

4.1 引言

4.2 词类信息的表征层面

4.3 研究问题和实验假设

4.4 预备实验

4.4.1 刺激材料的准备工作

4.4.2 实验被试

4.4.3 实验步骤

4.4.4 实验结果

4.5 ERP实验

4.5.1 实验方法

4.5.2 实验结果

4.6 讨论

4.6.1 N100效应

4.6.2 N400效应

4.6.3 小结

4.7 结语

第五章 汉语光杆单音节“名-动”兼类词的ERP研究

5.1 引言

5.2 汉语词类研究到底需不需要兼类词

5.3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5.4 预备实验和实验方法

5.5 实验结果

5.5.1 行为数据

5.5.2 ERP数据

5.6 讨论

5.6.1 光杆单音节“名-动”兼类词与名词神经加工机制相同的成因分析

5.6.2 光杆单音节“名-动”兼类词与动词神经加工机制异同的成因分析

5.7 对兼类词处理策略和汉语名词地位的一点思考

5.8 结语

第六章 违反语境中汉语单音节名词和动词的ERP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问题与实验假设

6.3 实验一:动词性语境中名词加工的ERP研究

6.3.1 实验方法

6.3.2 实验结果

6.4 实验二:名词性语境中动词加工的ERP研究

6.4.1 实验方法

6.4.2 实验结果

6.5 讨论

6.5.1 动词性语境中名词与动词的ERP差异成因分析

6.5.2 名词性语境中动词与名词的ERP差异成因分析

6.6 语境条件下汉语词类加工的神经类型学思考

6.6.1 义符可作为汉语单音节词语的划类标准

6.6.2 汉语中决定词语词类的根本因素是意义

6.7 结语

第七章 词类的跨语言共性和个性

7.1 引言

7.2 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7.2.1 词类的跨语言共性和个性

7.2.2 词类在个体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

7.2.3 启示

7.3 研究方法

7.3.1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7.3.2 被试

7.4 结果统计与分析

7.4.1 词类的概念基础

7.4.2 词汇层面存在词类信息

7.4.3 词类的构式专属性

7.4.4 语感自然的重要性

7.5 结语

第八章 对汉语词类划类依据和划类标准的思考

8.1 引言

8.2 词类本质的溯源考察及其划类标准和划类依据

8.2.1 词类的本质

8.2.2 划类依据和划类标准

8.3 词类活用的概念化基础

8.4 对汉语词类类型学特点的思考

8.5 结语

第九章 结论

9.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9.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9.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由于汉语研究传统“向无文法之学”,从来不讲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主语、谓语、宾语,因此,要建立汉语语法体系,便不得不向西方学习,即借鉴西方先进语言理论、研究方法来研究汉语语法结构。但实践过程中,研究者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实现西方语言理论与汉语句法结构规律研究的有效结合。
  尽管研究者对此做出过大量努力,但结合的成效至今甚微,诸如词类划分等基本问题迟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经常发生周期性争论。主要原因便在于以往研究往往存在“印欧语眼光”:把印欧语所有而为汉语所无的东西强加给汉语。这使得研究者近来得出印欧语语法理论不大适合用于汉语语法研究的经验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以下研究共识:摆脱“印欧语眼光”,实现西方先进理论、方法与汉语研究有效结合的前提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汉语的实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汉语词类研究也不例外:应从寻找我们碰巧熟悉的语言所重视的区分转向寻找汉语自身重视的区分。本研究不仅是对这一“转向”理念的实践,同时也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证。
  由于单音节汉字词是汉语初始性结构单位,加之遵循由简及繁的研究顺序,本研究以单音节名词和动词为研究对象。另外,出于对相关学者提出的“根据词的意义划分词类是行不通的”(朱德熙1985:10)理论主张的反思,本研究拟考察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由单个汉字构成的汉语单音节名词和动词在词汇层面是否存在汉语说话者重视的区分?换言之,汉语单音节名词和动词的加工过程是否存在显著神经分离性,如存在,导致二者分离的因素是什么?(2)汉语和屈折语(主指英语和德语)词类加工过程是否存在显著神经类型学差异?(3)如存在,这种神经类型学差异在语言层面表现如何?研究者又应如何透过这些语言差异寻找语际普遍性词类?
  本研究共开展了两项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和一项问卷调查实验。两项ERP实验分别对汉语光杆单音节名词、动词和“名-动”兼类词(参见第四、五章)以及违反语境下汉语单音节名词和动词(第六章)的神经加工机制展开考察,旨在回答问题(1)和(2)。问卷调查实验(第七章)旨在基于汉语本族语说话者的自然语感,考察“名-动”词类跨语言普遍性概念基础的心理真实性、词类语言专属性和构式专属性,进而回答问题(3)。
  通过实验考察,得出以下研究发现和结论:
  (1)与以往研究(杨亦鸣等2002)未观察到汉语光杆单音节词语存在显著“名-动”词类效应不同,本研究发现光杆单音节名词和动词存在显著神经分离性,即后者比前者诱发更负的额叶N100,这表明后者获得更多的早期视觉注意加工。考察本实验所选构成单音节名词和动词的汉字特征后,我们发现,构成单音节动词的汉字具有更为鲜明一致的义符,据此推断,正是这些义符本身所具有的语义、句法功能提示性或其所致的汉字空间构字特征,导致单音节动词获得更多的早期视觉注意加工。这为义符可作为汉语单音节词语划类标准提供了实证依据。通过将光杆单音节“名-动”兼类词诱发的神经加工机制分别与相应名词和动词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名-动”兼类词与名词具有完全相同的神经加工机制;与动词存在早期视觉加工差异即动词比兼类词诱发更负的额叶N100,这依然与所选动词具有更为一致的义符相关。
  (2)通过对违反语境中汉语单音节名词和动词神经加工机制的考察发现,二者在“词类+语义”双违反条件下诱发相同的ERP反应型式,即均诱发一个标志词汇语义整合加工的N400成分。这与以往基于英语和德语等印欧语的实验发现相左:印欧语双违反句诱发的反应型式为“ELAN+P600”(Friederici2002,2011;Friederici et al.1999;Hahne&Friederici1999,2002)。基于上述ERP成分的功能关联性推知:汉语单音节“名-动”词类确实存在与印欧语词类加工不相一致的神经类型学特点,上述神经类型学特点支持印欧语是语法型语言、汉语是语义型语言的汉印类型学差异观。
  (3)问卷调查结果证实基本语义范畴(物体vs.动作)可为主要词类(名词vs.动词)提供心理真实性和跨语言普遍性概念基础,这为寻找跨语言普遍性词类提供了可能。同时,上述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词类的“形-义”符号本质,即词类并非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所说的单纯的“形类”,而是“形式-意义”的配对。另外,汉语说话者的自然语感证实词类存在构式专属性:词语-构式组合存在原型效应,同一词语可因构式类型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句法功能,且这些功能之间存在程度差异。构式专属性进一步说明不同个体语言所含词类存在语际差异,该差异主要表现为词类形式表征手段存在的跨语言差异。因此,词类不仅存在构式专属性还存在语言专属性。词类的语言专属性和构式专属性要求: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必须为其所考察词语嵌入的构式语境提供详尽且具有理论基础的定义,以保证不同研究之间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基于上述实验发现,我们对汉语词类得出以下认识:(1)对于存在义符优势不对称性的汉语光杆单音节名词和动词而言,二者存在显著神经分离性,这说明,与印欧语一样,汉语也存在鲜明的名动分立关系。(2)与屈折语(主指英语和德语)说话者更多依赖形态信息进行词类加工操作不同,汉语说话者则更多依赖语义信息开展相关词类加工。(3)上述神经类型学差异在语言类型学层面具体表现为词类形式表征手段的跨语言差异——与屈折语词语基于鲜明形态标记标志其词类信息不同,标志汉语单音节词语词类信息的可以是具有鲜明词类提示性的义符;词类的跨语言形式表征手段差异表明,跨语言共性词类不可能在语言形式层面得以探寻,相反,词类“形-义”符号本质决定了语际普遍性词类只能在概念语义层面得以寻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