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偏私、攻击情境中4~6岁幼儿道德情绪判断及表达策略的发展
【6h】

偏私、攻击情境中4~6岁幼儿道德情绪判断及表达策略的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社会认知领域论与道德判断

1.2 道德情绪判断的相关研究

1.2.1 道德情绪判断的概念界定

1.2.2 幼儿道德情绪判断的发展

1.2.3 道德情绪判断的影响因素

1.3 情绪表达策略的相关研究

1.3.1 情绪表达策略的概念界定

1.3.2 情绪表达策略的研究方法

1.3.3 情绪表达策略的影响因素

第2章 研究思路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案

2.4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一 偏私情境中4~6岁幼儿道德情绪判断及表达策略的发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选取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程序

3.2.5 记分与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幼儿对偏私行为的道德判断

3.3.2 幼儿对偏私者的初始道德情绪判断

3.3.3 幼儿对偏私者的混合道德情绪认知

3.3.4 偏私者情绪表达策略的使用

3.4 讨论

3.4.1 偏私情境中幼儿道德情绪判断的年龄特点

3.4.2 偏私情境中幼儿的混合道德情绪认知

3.4.3 偏私者情绪表达策略的使用

第4章 研究二 攻击情境中4~6岁幼儿道德情绪封断及表达策略的发展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选取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程序

4.2.5 计分与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幼儿对攻击行为的道德判断

4.3.2 幼儿对攻击者的初始道德情绪判断

4.3.3 幼儿对攻击者的混合道德情绪认知

4.3.4 攻击者情绪表达策略的使用

4.4 讨论

4.4.1 攻击情境中幼儿道德情绪判断的年龄特点

4.4.2 愿望结果对幼儿道德情绪判断的影响

4.4.3 攻击者情绪表达策略的使用

第5章 综合分析与讨论

5.1 幼儿对偏私、攻击行为的道德判断

5.2 偏私、攻击情境中幼儿道德情绪判断的特点

5.3 幼儿的混合道德情绪认知发展

5.4 幼儿情绪表达策略的使用

5.5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个体根据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与个人或社会利益、福祉有关的情绪,被称为道德情绪。对幼儿道德情绪的研究通常采用道德情绪判断的方法。尽管大量的研究都采用了情境故事法考察幼儿道德情绪判断的发展,但几乎都集中在工具性攻击情境中,所得研究结果未尽一致。以往关于幼儿情绪表达策略的研究多依托于习俗规则,从习俗或个人领域视角出发,探讨受害者情绪表达策略的使用,鲜有考察道德违规事件中损人者情绪表达策略的使用。本研究借助两种博弈范式和故事情境法,综合考察了220名4~6岁幼儿在道德违规情境——偏私、攻击中对损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及表达策略的使用。
  研究一借助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创设偏私情境,探查94名4~6岁幼儿在不同愿望结果条件下对偏私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及表达策略的发展。结果显示:(1)4~6岁幼儿能够对偏私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2)愿望结果影响幼儿对偏私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在愿望达成条件下幼儿倾向于判断偏私者体验到积极情绪,在愿望未达成条件下幼儿倾向于判断偏私者体验到消极情绪;(3)愿望达成条件下,随年龄增长,4~6岁幼儿对偏私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呈现“积极”——“消极”的发展模式;(4)4~6岁幼儿的混合道德情绪认知随年龄增长而发展,5、6岁组幼儿判断偏私愿望达成的损人者拥有更多混合道德情绪;(5)4~6岁幼儿在偏私者愿望达成情境中弱化策略使用最多,夸大策略使用最少,偏私者愿望未达成情境中,夸大策略使用最少,掩饰策略使用最多。
  研究二使用故事情境法设置了攻击情境,采用3(年龄:4岁、5岁、6岁)×2(攻击类型: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2(愿望结果:达成、未达成)的混合实验设计,探查126名4~6岁幼儿对攻击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及表达策略的发展。结果显示:(1)4~6岁幼儿能够对攻击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2)不同攻击情境中,4~6岁幼儿对攻击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呈现不同发展趋势:工具性攻击愿望达成条件下,随年龄增长幼儿对攻击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呈现“积极”——“消极”的发展模式,敌意性攻击愿望达成条件下,幼儿对攻击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呈现“消极”——“积极”——“消极”的发展模式;(3)愿望结果影响幼儿的混合道德情绪认知,4~6岁幼儿更倾向于判断愿望达成的攻击者感知到混合道德情绪;(4)攻击情境中4~6岁幼儿情绪表达策略的使用存在年龄效应,随年龄增长策略使用次数增多,策略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掩饰策略、平静化策略、弱化策略、夸大策略。
  本研究将道德领域论与情绪表达策略两个研究领域结合起来,初步探索了道德违规事件中幼儿对偏私者、攻击者道德情绪判断与表达策略的发展模式,揭示出4~6岁幼儿混合道德情绪的认知发展趋势,以及愿望结果的影响作用。既为领域特殊论提供了行为层面上的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目前人们对于幼儿道德情绪判断的认识,为日常生活中对幼儿道德情绪表达和道德行为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