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浪漫诗歌与当代德育研究
【6h】

马克思浪漫诗歌与当代德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马克思的浪漫诗情

第一节浪漫主义概述

一、浪漫主义的产生背景

二、浪漫主义的思想特质

三、浪漫主义代表——德国浪漫派

第二节马克思浪漫主义静陈的形成

一、家庭浪漫思想的熏陶

二、中学自由氛围的作用

三、大学文化风气的影响

第二章马克思浪漫诗歌与德育的会通

一、马克思的“总体之诗”

二、马克思“总体”思想的德育视角解读

第二节“异化之诗”:德育的现实隐喻

一、马克思的“异化之诗”

二、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德育视角解读

第三节“反抗之诗”:德育的应然作为

一、马克思的“反抗之诗”

二、马克思“反抗”思想的德育视角解读

第三章马克思诗歌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第一节当代德育困境

一、理想层面:德育说教遮蔽意义追寻

二、现实层面:价值引领缺乏现世特征

三、作为层面:主体培育忽视苍生情怀

第二节德育之应然追求

一、以和谐性培育德育的意义期待

二、以批判性推动德育的价值取舍

三、以超越性发展德育的主体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马克思出生在浪漫主义氛围下,从小就接触莎士比亚等如椽巨笔,家人、朋友、老师等对他浪漫情怀的生长有着重要作用。他曾经的理想是当一名诗人和剧作家。虽然这一理想最终没有实现,但不可否认,马克思的诗歌的确有耐人寻味的深意。马克思的诗歌,既是“完整马克思”“整体马克思”的重要组成,也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又一突破口。在理性日益加剧的当下,德育也面临着过于理智和功利的情况,因此,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德育,从马克思的诗歌中应当汲取诗意的养分,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对现状的超越开辟新的道路。马克思的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一百多首,可以分为“总体之诗”“异化之诗”和“反抗之诗”,字里行间透露着浪漫的色彩,成熟时期所写的科学理论与之一脉相承,并从宏观上昭示着与德育的紧密关系:“总体之诗”所表达的思想可以看作德育的理想境界,德育最终必将升华到追求意义世界的和谐总体之境;“异化之诗”所讽刺的景象,如今看来,对于德育有着现实的意义,德育的确处在异化的现代图景之中;“反抗之诗”所抒发的感情可以看作德育的应然作为,面对异化,德育必须加以反抗,用诗意打破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功利联系,到达与天地合一的“总体之诗”境界中去。
  在当下,德育在现代化视野中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从马克思的诗歌的角度去看当代德育,可以发现,在理想层面上,道德说教遮蔽了意义追寻,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在现实层面上,价值引领缺乏现世特征,德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导致价值批判很难有针对性;在作为层面上,主体培育忽视苍生情怀,造成了社会的人情冷漠,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他人。有鉴于此,德育应当吸收马克思诗歌中的思想精华,以和谐性构建德育的意义期待,让人们感受到生命宇宙的和谐,积极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未来;以批判性推动德育的价值取舍,对当下存在的是非曲直进行诗意批判,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超越性发展德育的主体创造,引导人们主动去关心、去爱人,建立起“我”与“你们”的情感联系。有情世界,共生共心,三个层面的对策相互交织,共同发力,方能形成一个更加诗意的道德社会。

著录项

  • 作者

    赵雪薇;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迎光;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道德与文艺;
  • 关键词

    德育工作; 浪漫诗歌; 马克思;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