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历史研究
【6h】

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历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国际趋势——关注和推动学前课程评价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本国国情——缺乏课程质量监测体系

三、研究者自身思考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美国学前课程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研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美国学前教育

二、学前课程

三、学前课程评价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范围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65-1980年学前课程评价的萌芽:寻找最有效的课程方案

第一节 开端计划的产生及内容

一、两大社会根源

二、开端计划目标及措施

第二节 开端计划政策下的评估

一、初期尝试

二、课程方案评估——短期效应

三、后期长效评估

第三节 回顾与总结

一、判断与找寻最优课程方案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

二、课程评价内容多数聚焦于认知的发展水平

三、标准化测试为实施评价的主要工具

四、课程评价结果用于政策改革和课程发展

第二章 1980-2000年学前课程评价的冲突与转向:学业取向还是发展取向

第一节 课程方案比较的评价研究

一、“纵向研究协会”中的两项课程方案比较后续研究

二、“直接教学法”与“儿童主动学习”的课程方案比较研究

三、课程方案比较研究的趋势转变

第二节 基于课程的儿童发展评价系统的诞生

一、社会背景

二、新的评价工具

三、关于三种评价系统的分析思考

第三节 回顾与总结

一、关注课程有效性之外,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

二、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联邦政府,变得更为多元化

三、评价过程规范化、科学化

四、基于课程的真实性评价

五、评价工具丰富化,初步建立评价系统

第三章 2000年以后学前课程评价的多元发展:标准与高品质的课程

第一节 标准化测试的复苏

一、入学准备与测试背景

二、测试的范围与内容

二、测试的影响

第二节 学前课程方案的效果评价

一、研究缘由

二、学前课程评价的内容及工具

三、研究结果

第三节 基于标准的学前课程评价

一、指向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标准

二、指向高品质课程构建的评价标准

三、标准与课程评价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与课程评价信息化

第五节 回顾与总结

一、入学准备为学前课程评价的主要议题

二、强调基于标准的学前课程评价

三、基于证据的学前课程评价研究的科学规范

四、课程评价信息化的广泛应用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两大任务

二、美国学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外部力量

三、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谁来评:评价主体各司其职

二、怎么评:科学规范地评价

三、如何对待评价结果:公平与公开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学前课程评价对课程质量提升和儿童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系统地梳理了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发展历程,以学前课程评价的代表性事件与课程评价的要素发展为线索,将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65-1980年,学前课程评价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以“开端计划”中的课程评价研究为标志,美国强调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学前课程方案进行评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开端计划有计划的变化”计划中的12种课程方案的评价;“纵向研究协会”的11种课程方案长期效果的评价。这些评价事件呈现出该时期具备四个特点:主要任务是判断、寻找最优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聚焦于认知水平;标准化测试为主要评价工具;评价结果用于政策改革与课程发展。
  第二阶段为1980-2000年,学前课程评价冲突与转向时期。在此时期内,学业取向与发展取向一直贯穿始终,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仍然继续并增加了“直接教学法”与“儿童主动学习”的新内容;此外,基于课程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开始萌芽。总体上来看,在该时期学前课程评价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规范化、科学化,评价工具丰富化,真实性评价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为2000年以后,学前课程评价多元发展的时期。在该阶段,“标准”与“高品质课程”成为主要的热点话题,标准化测试的复苏、“学前课程方案的效果评价”项目促使人们对美国学前课程进行反省,各类标准的建立并完善以及课程评价信息化适应了21世纪的时代要求。具体而言,21世纪之后的美国课程评价的主要议题是入学准备,基于标准、基于证据的评价完善了学前课程评价的体系,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回应了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综上所述,纵观美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课程评价受到诸多外部因素推动,促使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工具、评价实施及评价过程等方面不断进步。回顾美国,审视我国,本研究从评价主体、评价实施以及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三个维度提出建议,为我国学前课程评价的发展贡献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