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TEAM理念的大班儿童工程教育研究——以幼儿园“木工坊”为例
【6h】

基于STEAM理念的大班儿童工程教育研究——以幼儿园“木工坊”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二、国外STEM/STEAM教育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二、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

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36]

四、陈鹤琴的活教育和玩具论

五、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39]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STEAM

二、工程

三、儿童的工程

四、幼儿园工程教育

第五节 幼儿园工程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开展幼儿园STEAM教育的必要性

二、幼儿园开展“基于STEAM理念的工程教育”的可行性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

二、具体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第三章 “基于STEAM理念的大班儿童工程教育”实践研究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木工坊"的开展现状及其问题

一、幼儿园“木工坊”的开展现状

二、幼儿园“木工坊”基础与问题

三、研究问题的确立

四、前期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对于木工工作坊的研究

一、引导儿童发现问题,讨论确定工程项目

二、儿童共同设计“花园平面示意图”

三、儿童协商拟定“花园施工计划书”

四、儿童深入实施工程

五、核对检查工程项目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儿童在工程活动中获得的综合经验

一、使用工具或材料的经验

二、计划的经验

三、合作的经验

四、数学的经验

五、科学认知的经验

六、艺术的经验

七、工程思维的经验

第二节 儿童在工程活动中获得综合经验的方式

一、教师的有效指导

二、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三、自主地尝试探究

第三节 工程活动与儿童综合经验的获得

一、依托问题情境,激发儿童的主动性

三、利用协作的机会,包容儿童的差异性

四、鼓励儿童多途径获取经验,重在工程实践的过程

第五章 建议

二、关注儿童遇到的问题情境,选择儿童可能获得更多经验的复杂问题

三、尽可能地提供丰富、适宜的工具和材料

四、注重儿童的工程计划,鼓励儿童的工程实践

五、鼓励儿童以合作的方式实施工程,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六、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STEAM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教育模式,主要强调整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及数学(Mathematics)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工程”是联结STEAM其它领域经验的主导线。目前,我国直接指向幼儿园工程教育的研究还不多。通过阅读STEAM的文献以及工程的专业书籍,结合自己的思考,研究者尝试归纳了儿童的工程、“幼儿园工程教育”的核心概念,提出了儿童的工程不同于成人的工程,总结了组织儿童开展工程活动的一般程序,分析了幼儿园工程教育的最主要特征。与此同时,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儿童生活的变化、培养完整的儿童的角度出发,论证开展幼儿园STEAM教育的必要性。笔者也从我国的教育实践基础以及儿童的学习特征两大方面,阐述了幼儿园开展“基于STEAM理念的工程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笔者选定在儿童的“木工活动”中,尝试践行STEAM理念,开展工程教育实践研究,详细地针对儿童在从事工程活动中的表现、针对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儿童表现的前后变化,笔者发现,儿童通过从事工程活动,获得了多方面的综合经验,主要包括:使用工具或材料的经验、计划的经验、合作的经验、数学的经验、科学认知的经验、艺术的经验以及工程思维的经验。儿童在工程活动中,主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自主地尝试探究的方式获得多方面的综合经验。本研究认为,“基于STEAM理念的儿童的工程活动”之所以能让儿童获得综合经验,是因为:儿童的工程,依托问题情境,激发儿童的主动性;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增加了儿童获得更多经验的可能性;利用协作的机会,包容儿童的差异性;工程活动鼓励儿童多途径获取经验,重在工程实践的过程。最后,针对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依据STEAM教育理念,笔者向教师提出以下建议:树立STEAM理念,增强工程意识,拓宽综合经验;关注儿童遇到的问题情境,选择儿童可能获得更多经验的复杂问题;尽可能地提供丰富、适宜的工具和材料;注重儿童的工程计划,鼓励儿童的工程实践;鼓励儿童以合作的方式开展工程,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园合作的有效性,丰富儿童经验获得的途径,以积极地发挥“工程”对于大班儿童获得综合经验的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