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对老年人的影响——以江菌省海安、灌南县为例
【6h】

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对老年人的影响——以江菌省海安、灌南县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对中国的农村经济,也对城市经济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然而,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给现有的农村治理和农民养老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这一转移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深入探究家庭劳动力转移对老年人的农业劳动供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状态等的影响,对认识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福利以及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江苏省海安县与灌南县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对老年人的影响。
   家庭劳动力转移人员构成以及转移方式的不同对老年人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首先对江苏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结构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省内;男性转移劳动力比例高于女性;劳动力转移职业相对集中在工厂工人、建筑业工人以及服务行业三项上。此外,男性劳动力中全职非农所占比例较大,总体而言,转移劳动力兼业程度较高。
   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Tobit模型对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江苏,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减少了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进一步的分析可知,由于江苏省农机化发展水平较高,农业雇工普遍存在,家庭劳动力转移所获得的较高的非农收入使得家庭可以通过增加农机的使用以及增加雇工支出,总体上减少自家农业劳动力需求,降低老年人的农业劳动负担。
   在对老年人生活现状进行描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序次Logit模型,分析了家庭劳动力转移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在江苏省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省内以及转移人员兼业程度较高的背景下,家庭成员劳动力转移整体上并没有显著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而长时间离家的劳动力转移则显著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
   最后,结合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减少老年人农业负担以及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等相关方面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