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加工果蔬抗菌包装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6h】

微加工果蔬抗菌包装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表格索引

图形索引

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微加工果蔬研究概况

1.1 微加工果蔬简介

1.2 微加工果蔬包装保鲜技术

2 聚乳酸研究进展

2.1 聚乳酸材料简介

2.2 聚乳酸应用

2.3 聚乳酸的改性

3 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3.1 植物精油成分及分布

3.2 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

3.3 植物精油的安全性

4 抗菌包装研究概况

4.1 抗菌包装实现形式

4.2 抗菌剂的类型

5 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5.1 立题背景

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抗菌剂种类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1.2 培养基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樱桃番茄采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2 两种植物精油MIC的研究

2.3 两种植物精油对四种病原菌体外生长抑制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菌膜的制备工艺及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AITC在包装膜中的分散形式

2.2 包装膜的性能分析

2.3 不同温度下抗菌膜中AITC的释放规律研究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菌膜对小青菜采后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青菜色泽的影响

2.2 对小青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对小青菜上细菌菌落总数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菌膜对樱桃番茄采后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 数据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接种Escherichia coli

2.2 接种Geotrichum candidum

2.3 接种Fusarium oxysporum

2.4 接种Phytophthora spp.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性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聚乳酸可完全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研究较热的一种生物环保材料。经去皮、切割或者清洗等处理的微加工果蔬由于组织受到损伤,如细胞壁的破坏、细胞内物质和酶的减少等,呼吸代谢速率加快,货架期缩短。目前,用于微加工果蔬包装的材料基本为普通的保鲜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分散失,但是微生物滋生严重,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另外,普通包装基材难降解,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本文樱桃番茄采后主要致腐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比较香芹酚和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两种植物精油对病原菌体外生长抑制的影响,筛选出了抑菌效果较优的AITC;以聚乳酸为包装基材、AITC为抗菌剂、TBC为改性剂制备抗菌包装膜,探讨了膜的性质;探讨了以AITC为抗菌剂制备的抗菌膜对樱桃番茄和小青菜的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为抗菌包装在微加工果蔬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分离得到了三株导致樱桃番茄采后发生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即: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疫霉属(Phytophthoraspp.)。通过研究AITC和香芹酚对各被试菌株的MIC发现,香芹酚对各菌的MIC均小于AITC。但因两种精油在聚乳酸膜内的释放规律不同,通过体外抑菌发现,含AITC抗菌膜的抑菌效果要优于含香芹酚的抗菌膜,因此,选用AITC作为抗菌剂制备抗菌膜并进行后续的应用实验。
  2.TBC可明显改善包装膜的表面结构,提高包装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氧气透过量,且随加入的TBC量的不同,膜的性质也随之改变,当加入TBC质量分数为7.5%时,综合效果最佳,韧性最好、断裂伸长率最大,因此,选用质量分数为7.5%的TBC改性聚乳酸膜。
  3.含5%的AITC的抗菌膜结合4℃低温贮藏可有效减缓小青菜黄化现象的发生,抑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4℃和10℃下的抑菌率分别为33%和26%,有效抑制了小青菜上细菌的生长繁殖,保持了小青菜的品质,延长贮藏期。
  4.含5%的AITC的抗菌膜结合4℃低温贮藏有效抑制了樱桃番茄上接种菌株的生长,贮藏21天后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四株菌株的抑菌率分别为17%、13%、8%和7%,相对而言,对霉菌的抑制效果与细菌相比稍差一些。另外,还可较好的维持果实的硬度、TSS和TA,减少VC的降解,更好地保持果实的品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