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两委负责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对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6h】

村两委负责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对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3.3研究技术路线图

1.4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4.3国内关于村干部“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1.4.4国内关于“农村发展”的研究

1.4.5现有文献对本研究的启示

1.5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2存在的不足

第2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人力资本

2.1.2社会资本

2.1.3农村发展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人力资本理论

2.2.2社会资本理论

2.2.3社会交换理论

2.3理论基础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3章问卷设计与模型设定

3.1问卷的设计过程分析

3.1.1问卷设计的原则

3.1.2问卷设计难点分析

3.1.3问卷的基本内容

3.1.4问卷设计过程

3.2变量的选择

3.2.1自变量测量

3.2.2因变量测量

3.2.3控制变量测量

3.3模型设定

3.3.1主成分分析法

3.3.2多元回归分析

第4章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4.2.1信度分析

4.2.2效度分析

4.3农村发展水平的测度

4.3.1无量纲处理

4.3.2主成分的提取与权重的确定

4.4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4.4.1村庄资源禀赋特征描述

4.4.2村两委负责人的“人力资本”特征描述

4.4.3村两委负责人的“社会资本”特征描述

第5章实证结果与分析

5.1村两委负责人的“人力资本”差异对村庄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1.2村两委负责人的“年龄”差异对村庄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1.4村两委负责人的“晋升意愿”差异对村庄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2村两委负责人的“社会资本”差异对村庄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2.1村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或兼任村委会其他职务对村庄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2.2村两委负责人为“当地大姓’’对村庄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2.4村两委负责人的“社会经济资本”对村庄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2.5村两委负责人的“政缘关系网络”对村庄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第6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主要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2.1完善村两委带头人的人才选任机制,多元化选拔人才

6.2.2鼓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两委交叉任职的基础上避免正职“一肩挑”

6.2.3发挥村两委负责人丰富的“社会资本”对村庄发展的积极作用

6.2.4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6.2.5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及民主监督机制,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农村的发展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作为村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是农民的主心骨和带头人,是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内生力量。同时,他们自身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经济基础及政治关系网络等资本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对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最终总结出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当村委会主任,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当村支部书记,这对全面地选举村两委负责人,管理和规范村干部行为,制定有效的考核办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在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农村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和调研分析,确定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主要构成要素以及衡量村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构建理论模型。此外,运用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淮安市的调研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村两委负责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是否会对农村发展有显著性影响,并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具体而言,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村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分析样本的信度和效度;再者,运用多元回归验证研究假设,进而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对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其一、通过文献分析和编码的方法,确定江苏省三市的村委负责人所具备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两大维度和具体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是否连任职务、任职年限、是否同时在村党支部或者村委会任职、是否有企业工作经验、是否经营副业、是否有家族企业、是否是当地大姓、是否有直系亲属在政府工作、与当地村民紧密联系程度、当地村民对其信任度等。此外,文章从生产与生活发展、基础设施发展与公共服务发展、村容环境发展和政治民主发展这四个方面构建农村发展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总共由12个具体的指标构成。 其二、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对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晋身意愿”对农村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两委都任职但不能同时为两委负责人对村庄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委会主任为“当地大娃”对村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委会主任的“任职年限”对村庄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社会经济资本”对村庄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政缘关系网络”对村庄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进一步剖析存在这些显著性影响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其三、基于实证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完善村两委带头人的人才选任机制,多元化选拔人才;鼓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两委交叉任职的基础上避免正职“一肩挑”;发挥村两委负责人丰富的“社会资本”对村庄发展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及民主监督机制,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其四、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国内学者关于“村干部治村”的研究大多是研究其动机、特点、意义、机理和对策,也有分别研究村干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对村干部行为选择的影响,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引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模型,概括农村发展水平,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现了点与面、质与量的结合,更为科学有效地反映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对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有助于丰富相关制度和政策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