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废弃手机回收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青年人群视角
【6h】

废弃手机回收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青年人群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可能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计划行为理论

2.3 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

3.1 理论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问卷设计

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5.3 假设检验

5.4 假设检验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全文结论及研究启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废弃手机回收行为情况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电子科技产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更替速度也逐渐加快,由此产生数量庞大的废弃电子产品。其中,手机作为普及率最高的一种电子产品,其推陈出新的速度愈来愈快,手机生命周期也愈来愈短,大量废弃手机由此产生。而大量化学元素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包含在废弃手机中,如果不经妥善处理,环境可能遭到污染,并且人体健康也会遭受极大危害。同时,废弃手机中含有部分经济价值较高的贵重金属,如金、银、铜、铅等,不经处理随便丢弃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果可以回收加以利用,不但有助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能缓解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因此,对废弃手机回收的研究迫在眉睫。
  青年人群作为当前手机消费主力军,对手机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和外观的时尚感有着强烈需求,更换手机频率相比其他人群也较高,因此,以青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对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参考借鉴学者们对消费者回收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并针对理论模型提出本文研究假设。通过青年人群废弃手机回收行为的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本文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个人消费观念、知觉行为控制、环境知识对废弃手机回收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程度逐渐降低;而外部环境对青年废弃手机回收行为意向不具有显著性影响,因此不会直接影响回收行为意向。此外,通过人口统计变量与各显著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得出了人口统计变量与各显著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性别在主观规范、个人消费观念和知觉行为控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性比男性在主观规范和个人消费观念上的影响更显著;所属年龄段在主观规范上,80后比90后的主观规范影响更加强烈;教育程度上,具有本科及以上较高教育层次的青年在个人消费观念和环境知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成长环境为城市的青年比成长环境为农村的青年在环境知识上具有更加显著的差异性。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启示和展望。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对青年参与废弃手机回收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促进青年废弃手机回收行为以及提高废弃手机回收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