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香柑内酯的合成研究
【6h】

香柑内酯的合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概述

1.1 呋喃香豆素的简介

1.1.1呋喃香豆素的结构

1.1.2香柑内酯的植物来源和物理性质

1.1.3呋喃香豆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1.2呋喃香豆素的合成路线探索

1.2.1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2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1.2.3香柑内酯的全合成路线

1.2.4香柑内酯的合成路线设计

1.3 本文研究内容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条件

2.1.1溶剂与试剂

2.1.2仪器

2.1.3起始原料

2.2香柑内酯的合成

2.2.1 5-甲氧基-1,3-苯二酚的合成

2.2.2 4-碘-5-甲氧基-1,3-苯二酚的合成

2.2.3 7-羟基-6-碘-5-甲氧基-2H-苯并吡喃-2-酮的合成

2.2.4 4-甲氧基-7-氧代-7H-呋喃[3,2-g][11]苯并吡喃-2-甲酸乙酯的合成

2.2.5 4-甲氧基-7H-呋喃[3,2-g][1]苯并吡喃-7-酮的合成

2.3 小 结

3结果与讨论

3.1 间苯三酚甲氧基化的因素分析及优化条件

3.1.1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3.1.2反应物配比对产率的影响

3.1.3间苯三酚甲氧基化试剂的选择

3.1.4间苯三酚甲氧基化的优化条件验证

3.2 4-碘-5-甲氧基-1,3-苯二酚合成的因素分析及优化条件

3.2.1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3.2.2反应体系酸度对产率的影响

3.2.3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3.2.4反应助剂对产率的影响

3.2.5反应原料配比对产率的影响

3.2.6 4-碘-5-甲氧基-1,3-苯二酚合成的优化条件验证

3.3 7-羟基-6-碘-5-甲氧基-2H-苯并吡喃-2-酮合成的因素分析及优化条件

3.3.1反应温度对于产率的影响

3.3.2反应时间对于产率的影响

3.3.3丙炔酸乙酯用量对于产率的影响

3.3.4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3.3.5溶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3.3.6 7-羟基-6-碘-5-甲氧基-2H-苯并吡喃-2-酮合成的优化条件验证

3.4 小 结

4 总结

4.1 结论

4.2 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香柑内酯是一种重要的线型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对皮肤有光学活性,具有抗微生物活性和杀灭软体动物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银屑病。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它对肿瘤、细胞增生也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 本课题是以间苯三酚为起始原料,通过醚化反应、碘化反应、Pechmann反应、偶联反应、水解以及脱羧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香柑内酯(4-甲氧基-7H-呋喃[3,2-g][1]苯并吡喃-7-酮)。优化了醚化反应,碘化反应和Pechmann反应的工艺条件。 优化条件下,各步反应的较优条件为:n(间苯三酚):n(无水甲醇)=1:15,干燥HCl气体催化下加热回流3h,间苯三酚单醚化产物收率为54%;n(5-甲氧基-1,3-苯二酚):n(12)=1:0.55,在冰浴条件下,1.7mol·L-1的H2SO4溶液中,反应时间为15 min,4-碘-5-甲氧基-1,3-苯二酚收率为81%;n(4-碘-5-甲氧基-1,3-苯二酚):n(丙炔酸乙酯)=1:3,无水氯化锌催化,N2保护,90℃下反应2h,7-羟基-6-碘-5-甲氧基香豆素的收率为58%;n(7-羟基-6-碘-5-甲氧基香豆素):n(丙炔酸乙酯)=1:2,氧化亚铜催化,N2保护,110℃下反应24h,4-甲氧基-7-氧代-7H-呋喃[3,2-g][1]苯并吡喃-2-甲酸乙酯的收率为63%;在浓NaOH溶液中水解后,在铜粉催化下,N2保护,200℃下反应2h,4-甲氧基-7H-呋喃[3,2-g][1]苯并吡喃-7-酮的收率为75%。 通过红外、质谱、核磁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的产物符合目标产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