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组工作在缓解职业倦怠中的应用与研究——以NJ社会儿童福利院为例
【6h】

小组工作在缓解职业倦怠中的应用与研究——以NJ社会儿童福利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机构背景

1.2 研究原因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职业倦怠

2.2 团体社会工作

3 理论分析

3.1 理论框架

3.2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的路径分析

3.3 小组工作对职业倦怠者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3.3.1 小团体理论

3.3.2 系统理论

4 调查与分析

4.1 问卷对象

4.2 问卷构成

4.3 数据处理

4.4 问卷结果

4.4.1 福利院职工职业倦怠总体情况

4.4.2 福利院职业倦怠具体情况

5 小组实施过程

5.1 组员确定

5.2 小组性质

5.3 小组目标

5.4 前期准备

5.5 小组活动实施过程

5.6 效果评估

6 反思

6.1 小组工作实务经验总结

6.1.1 小组工作前的准备

6.1.2 小组过程中

6.1.3 小组活动之后

6.2 建立小组长效机制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情况及参加的科学研究情况及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儿童福利院是专为孤残儿童提供收养服务的公益机构。因儿童福利院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院内工作人员常会遭遇包括职业倦怠在内的各种困境和压力,这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造成对服务对象的伤害,影响福利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因此探索如何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就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南京社会儿童福利院为例,对福利院员工职业倦怠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南京社会儿童福利院内员工较为普遍的存在职业倦怠问题。本文从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出发,重点运用团体动力等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尝试采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这一新的视角,系统介入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的干预。通过小组方法的运用与评估,表明小组工作方法能有效减轻职业压力,缓解职业倦怠,并有利于增进成员感情,增强员工内部凝聚力,增强成员的自尊自信和归属感与安全感,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工作焦虑,缓解职业倦怠造成的疲劳和压力。希望这一研究有助于学术界深化对于职业倦怠问题的探索,并进一步扩宽社工的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领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