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当代中国学校人权教育问题研究
【6h】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当代中国学校人权教育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人权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2.1 人权概念辨异

2.2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主要内容

第3章 人权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

3.1 人权教育与学校人权教育

3.2 当代中国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必要性

第4章 当代中国学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思考

4.1 中外学校人权教育的现状

4.2 当代中国学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提出要在中国开展人权教育,是尊重人民的权利,符合人民的需要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有力举措。很明显,我们开展人权教育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这个过程予以科学的指导。在当代中国,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存在,以及面对国际社会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无端指责的实际情况,客观上就必然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研究这些问题,探讨如何对各级学校进行科学的人权教育,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了解我国人权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懂得如何在人权建设中正确发挥人的作用,培养正确的人权观念、人权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内涵及如何开展学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展开论述,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人权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在这一章,通过梳理现有的人权概念,提出自己对人权概念的理解,总结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观点和当代中国人权观念的发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内容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人权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在这部分里,总结人权教育、学校人权教育的内涵,讨论开展学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当代中国学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基本思路”。通过对国内外人权教育现状的对比,找出差距,探讨当代中国开展学校人权教育的模式路径,建议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培育校园人权文化,构建中国特色学校人权教育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