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双重异质信念的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和规模研究
【6h】

基于双重异质信念的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和规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双重异质信念的理论分析

2.1 异质信念的产生原因

2.2 双重异质信念对融资工具的影响

2.3 双重异质信念对融资规模的影响

2.4 研究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重异质信念的衡量

3.1 异质信念的衡量方法

3.2 双重异质信念指标的选取和构建

第四章 双重异质信念对融资工具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

4.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2 变量的定义和实证模型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多变量回归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重异质信念对融资规模大小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融资规模的影响

5.2 投资者-管理者异质信念对融资规模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自197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市场上很多“金融异象”不能由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来解释,因此,国外的研究者开始渐渐放宽传统资产定价模型中“同质信念”这个基本假设,并尝试着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角度去研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从而渐渐形成了成为了基于异质信念的行为金融理论。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异质信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早在1977年,Miller就提出了因为投资者间对股票未来收益的价值估计不同,从而导致产生投资者异质信念。也是他最先把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概念引进到资产定价模型中,建立了在卖空限制条件下,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研究框架。那么随着对投资者异质信念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又发现由于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管理层之间的最终目的不同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产生了投资者-管理者异质信念,从而开始对这两种异质信念的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增加,异质信念被广泛地使用到资产定价、股票收益、公司融资等研究领域,并对IPO之谜、动能效应、盈余漂移等诸多“金融异象”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许多文献中都有阐述,异质信念是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目前对于投资者异质信念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但很少有学者从双重异质信念的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问题。鉴于此,本文中假设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只有融资工具选择和融资规模确定,同时假设融资工具只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方式,从投资者异质信念和投资者-管理者异质信念两个角度出发,在国内外现有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中国上市公司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代理变量构建实证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双重异质信念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工具和融资规模的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概率越大;投资者-管理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选择股权融资的概率越大。在股权融资条件约束下,融资的规模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呈负相关,与投资者-管理者异质信念无关;在债权融资条件约束下,融资的规模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和投资者-管理者异质信念都无关。

著录项

  • 作者

    魏健;

  •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陆珩瑱;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F279.246;
  • 关键词

    投资者; 异质信念; 上市公司; 证券市场; 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