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碘离子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
【6h】

碘离子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科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布加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探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碘离子(iodide ion,I-)在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增殖过程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探讨下腔静脉隔膜形成的原因。
  方法:1.细胞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常规培养于康宁培养皿中,使用DMEM高糖培养基,加10%胎牛血清。于37℃,5%CO2条件的饱和湿度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至细胞贴壁生长汇合即可传代,待细胞生长状态稳定后进行相关实验。2.检测不同浓度的I-对VEC表达bcl-2/bax蛋白的影响:根据I-的终浓度分为空白对照组、100μg/L、300μg/L、500μg/L、1000μg/L,使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VEC中bcl-2/bax蛋白表达的情况。3.VEC增殖过程中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的关系:采用CCK-8法检测I-与VEGF抑制剂作用下VEC的增殖情况,分组为空白对照组、溶媒组、KI组(300μg/LI-)、DMH4+KI组(5μM DMH4、300μg/LI-)、DMH4组(5μM DMH4);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磷酸化的影响,其分组根据I-的终浓度分为空白对照组、100μg/L、300μg/L、500μg/L、1000μg/L。4.统计学分析:结果用SPSS16.0软件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means±SD)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不同浓度的I-对VEC表达bcl-2/bax蛋白的影响:各浓度I-组与空白对照组分别比较,bcl-2及bax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各浓度I-组组间比较也无明显差别(P>0.05),表明I-对凋亡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
  2.I-与VEGF抑制剂作用下VEC的增殖情况:空白对照组与溶媒组VEC增殖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DMH4的溶媒DMSO对本实验无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MH4组VEC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DMH4作为一种VEGF抑制剂,通过抑制VEGF的活性,对VEC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I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增高(P<0.05),提示300μg/L的I-环境中,I-刺激了细胞的增殖;而DMH4+KI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殖率亦显著提高(P<0.05),并且与KI组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将VEGF的活性抑制后,300μg/L的I-环境中,细胞增殖率仍然增高。这些结果表明:300μg/L的I-环境能够刺激VEC的增殖;在300μg/L的I-环境中,抑制VEGF的活性并不能够抑制VEC的增殖。
  3.I-对VEGFR-2的表达量及Tyr951,Tyr1175,Tyr1214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显示各I-组与空白对照组分别比较,VEGFR-2表达量无明显差别(P>0.05),各浓度I-组组间比较也无明显差别(P>0.05)。表明I-对膜受体VEGFR-2总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各I-组与空白对照组分别比较,VEGFR-2(Tyr1214位点)磷酸化水平上调(P<0.05)。I-浓度300μg/L、500μg/L、1000μg/L组与100μg/L组比较可见磷酸化水平上调(P<0.05)。I-浓度300μg/L、500μg/L、1000μg/L三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 I-促进膜受体VEGFR-2(Tyr1214)磷酸化水平的上调,且300~1000μg/L组比100μg/L组磷酸化水平高。针对VEGFR-2的另外两个磷酸化位点的Western Blot结果:空白组未见Tyr951、Tyr1175位点的磷酸化蛋白印迹,I-环境也没有诱导这两个位点的磷酸化改变。
  结论:1.I-促进VEC增殖并不依赖于VEGF对膜受体的刺激,I-可视为促VEC增殖的一个独立因素;2.I-通过刺激VEGFR-2(Tyr1214)磷酸化水平上调,介导VEC迁移;3.I-对I-EC的促增殖效应,并不是通过作用于bcl-2/bax、VEGFR-2(Tyr1175)而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