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汽车耐久性概述
1.2 汽车耐久性强化试验强化系数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疲劳损伤理论的强化系数数学模型
2.1 疲劳的基本理论
2.1.1 疲劳的定义
2.1.2 疲劳特性曲线
2.2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2.2.1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发展概述
2.2.2 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2.3 强化系数数学模型
2.3.1 强化系数的基本数学模型
2.3.2 组合道路强化系数的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变时间历程的采集
3.1 应变时间历程采集的基本理论
3.1.1 应变时间历程的定义
3.1.2 电阻应变传感器
3.1.3 采样频率的确定原则
3.2 应变时间历程的采集
3.2.1 试验车辆的选取
3.2.2 应变片的选择与布置
3.2.3 采样频率的选择
3.2.4 路面的选择
3.2.5 采集设备及设置
3.3 应变时间历程采集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变时间历程的预处理
4.1 毛刺信号的判别与剔除
4.1.1 毛刺信号的特点
4.1.2 毛刺信号的判别和处理
4.2 漂移的消除
4.3 信号的傅里叶低通滤波
4.4 试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变时间历程的雨流计数
5.1 计数法概述
5.2 雨流计数法
5.2.1 雨流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5.2.2 三峰谷雨流计数模型
5.2.3 四峰谷雨流计数法
5.3 试验数据的雨流计数实例
5.4 非对称循环的等效转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强化系数数学模型的应用
6.1 构件S-N曲线的估算
6.1.1 构件S-N曲线估算的基本理论
6.1.2 试验车辆车架疲劳性能曲线的估算
6.2 强化系数数学模型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6.2.1 强化系数数学模型的应用
6.2.2 强化系数的影响因素
6.2.3 构件材料对强化系数的影响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