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及入路疗效比较研究
【6h】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及入路疗效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分组

2.3 手术方法

2.3.1 大骨瓣开颅组

2.3.2 小骨窗开颅组

2.3.3 微创穿刺组

2.3.4 神经内镜组

2.3.5 经外侧裂入路组

2.3.6 经皮质入路组

2.4 术后处理

2.5 统计指标

2.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基线指标比较

3.2 术后72小时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率比较

3.3 出院时偏瘫、感觉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比较

3.4 术后死亡率、1个月GOS评分、3个月mRS评分的比较

3.5 不同手术方式及入路典型病例CT图片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规范化治疗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四种手术方式以及术中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皮质入路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适宜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以期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
  方法:收集2010年01月-2014年09月丹阳市中医院收治的采取微创穿刺手术方式的53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作为微创穿刺组;收集2013年04月-2014年03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大骨瓣开颅组(49例)、小骨窗开颅组(28例)、神经内镜组(30例),同时将大骨瓣开颅组按手术入路分为经外侧裂入路组(30例)和经皮质入路组(19例)。采集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术前血肿量,瞳孔变化情况以及入院时偏瘫、感觉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情况,术后72小时血肿清除率及术后72小时再出血率,出院时偏瘫、感觉障碍、语言功能改善情况,出院1个月GOS评分,3个月mRS评分,死亡率等统计指标按不同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经外侧裂入路组术后72小时血肿清除率为90.61±16.31(%)、出院时偏瘫、感觉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改善率为80%均高于经皮质入路组(76.42±15.82(%)、52.63%;P值=0.00215,0.04283);经外侧裂入路组术后72小时再出血率(10%)、术后死亡率(10%)低于经皮质入路组(42.11%,42.11%;P值=0.02303,0.02303);经外侧裂入路组出院后1个月GOS评分(2.87±1.02)、3个月mRS评分(3.13±1.02)优于经皮质入路组(2.38±0.78,3.68±0.78;P值=0.04022,0.02535)。大骨瓣开颅组术后72小时血肿清除率为89.67±15.62(%)、小骨窗开颅组术后72小时血肿清除率为87.29±16.04(%)、神经内镜组术后72小时血肿清除率为88.60±14.17(%)均高于微创穿刺组(55.63±15.36(%),P值均<0.00001)。大骨瓣开颅组术后72小时再出血率为22.4%高于微创穿刺组(5.66%,P值=0.01383),神经内镜组无再出血病例。大骨瓣开颅组术后死亡率(22.45%)显著高于微创穿刺组(7.55%,P值=0.03375);神经内镜组无死亡病例;大骨瓣开颅组偏瘫、感觉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改善率(69.39%)均低于小骨窗开颅组(96.43%,P值=0.00490)、微创穿刺组(88.68%,P值=0.01607)、神经内镜组(96.67%,P值=0.00341);出院后1个月GOS评分、3个月mRS评分小骨窗开颅组(3.57±0.79,2.43±0.79)、微创穿刺组(3.40±0.95,2.60±0.95)、神经内镜组(3.71±0.98,2.13±0.85)三组均优于大骨瓣开颅组(2.76±0.88,P值=0.00007、0.00032、0.00001;3.34±0.88,P值=0.00001、0.00005、<0.00001);微创穿刺组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2.60±0.95)高于神经内镜组(2.13±0.85,P值=0.01368)。
  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较经皮质入路可减少手术对皮质功能损伤,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小骨窗开颅组、微创穿刺组及神经内镜组在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近远期临床预后等方面均优于大骨瓣开颅组,说明三种微创手术方式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及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三种微创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需对患者临床特点、血肿部位、血肿量、占位效应、全身情况、有无并发症、医师的技术能力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进行综合评估,选择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使颅脑神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进一步规范高血压脑出血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