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20世纪英语反乌托邦文学之思想意蕴及反讽艺术
【6h】

论20世纪英语反乌托邦文学之思想意蕴及反讽艺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 光与影的转换: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

第一节 乌托邦之意涵

一、“乌托邦”概念的迁延流变

二、“乌托邦”的核心意蕴:“想象”的“完美”和实体思维

第二节 反乌托邦之意涵

一、“反乌托邦”简史

二、“反乌托邦”的基质:对立而生

第三节 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之嬗变因由

一、社会现实之因:与现代社会相呼应

二、思想文化之由:与实体论、理性主义相对立

三、文学律动之变:突围乌托邦

第二章 反乌托邦文学之思想意蕴

第一节 极权主义之恶:《1984》的反面现实

一、反历史目的论

二、反精英主义的真理认识

第二节 反共同人性论:并不“美丽”的“新世界”

第三节 抽象之思:反乌托邦文学的亚类

一、科技发展之忧思

二、理性主义之忧思

三、乌托邦政治实践之忧思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之反讽艺术

第一节 反讽:悖谬的艺术

一、“在场”的反讽

二、“反讽”之意涵

第二节 异奏同鸣:反乌托邦小说中的反讽叙事

一、言语反讽

二、情境反讽

三、结构反讽

四、模式反讽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反乌托邦文学是出现于20世纪的一种对乌托邦加以“拒绝”与“否定”的文学样式。它与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乌托邦文学血脉相连,却又因与20世纪聚讼纷纭的历史文化语境相契合,而凝聚成与乌托邦文学相悖逆的独特思想意蕴。
   本文以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的内在关联、反乌托邦文学的思想文化意蕴及其反讽艺术手法的凸显作为考察反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特定切入点,通过理论与文本、历史和审美、史与论相结合的方式,对20世纪反乌托邦文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查,以勾勒出此种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学形式的轮廓,并力图彰显其赖以建立的思想原则。本文由三部分组成,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对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考察,并在参考众多定义、解释的基础上,透过其多样化和变动不居的具体形态而厘定了其核心价值所在:乌托邦是以实体论思想为底色的“想象”中的“完美”;反乌托邦则是对此种乌托邦原则的彻底拒绝与根本质疑。第二章基于前文的纵向论述,以对反乌托邦思想的不同体现,而将众多反乌托邦文学如《1984》、《美丽新世界》、《莫罗医生岛》、《蝇王》、《发条橙》、《羚羊与秧鸡》等进行了大致分类,从横向方面考察反乌托邦文学对反面乌托邦世界的描绘与拒绝,并抽绎出其中体现的反历史目的论、反共同人性论以及对科技发展、理性主义、乌托邦政治实践的反思等种种反乌托邦的思想情状及其原则。第三章首先聚焦于反乌托邦文学与反讽艺术手法的交汇点,探讨何以反讽手法在反乌托邦文学中有着特别鲜明的体现:现代反乌托邦小说以有所保留的态度来面对乌托邦理想,而现代反讽亦以有所保留的态度来面对一切,两者在对绝对价值的不信任中,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悖逆性和自由性;然后以反讽自身分类为依据,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度阐析了反乌托邦小说中的反讽艺术手法。
   反乌托邦文学是对20世纪人类生存悖论的深刻揭示,即使其通常会对人类未来前景表现出悲观乃至虚无的预示,但这正是反乌托邦文学忧世、警世的优势所在,并由此而成为了一种阐释与勘探现代人类存在状态的独特文学样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