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道德教育研究
【6h】

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道德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引言

一、生活世界及其与道德教育的契合

(一)“生活世界”界说

1.西方主要生活世界理论

2.当代中国的生活世界理论

3.“生活世界”概念的实质

(二)道德教育解析

1.道德

2.道德教育

3.大学道德教育

(三)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

1.道德教育中的生活世界

2.生活世界中的道德教育

二、脱离生活世界——大学道德教育困境解读

(一)大学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世界的主要表现

1.道德教育对生活的疏远

2.道德教育对生命的疏远

3.道德教育对文化的疏远

(二)大学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世界的主要原因

1.知性取向下大学道德教育的失位

2.道德教育的科学化

3.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

4.道德教育的理想化

5.道德教育缺乏层次性、针对性

三、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道德教育途径探索

(一)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

1.道德教育目标的回落

2.道德教育目标的放大

3.在回落与放大中保持层次性

(二)大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优化

1.回归生活——以生活为基点

2.回归生命——以生命为核心

3.回归文化——以文化为主线

(三)大学道德教育的方式转换

1.从封闭走向开放

2.从知识传授走向道德对话

(四)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生活世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意义

2.回归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发展的要求

3.大学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4.大学生是相对完整的道德存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其实效性一直不高.大学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却难以相应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根本原因在于道德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近年来,德育工作者研究表明,回归生活世界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要消除传统道德教育的积弊,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里重建有生命力的道德教育.本文界定了生活世界以及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的基本涵义;从生活世界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生活、生命、文化出发,分析了大学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世界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道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即道德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内容的优化和教育方式的转换;最后对这种探索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而更进一步论证了大学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和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