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的空间意识及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6h】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的空间意识及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背景:中国本土"空间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问题:对中国本土城市空间研究途径的分析

(三)、解答:建立整合的"中国空间研究"

(四)、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一章概念提出:中国传统时空观与"第三空间"理论

(一)、中国传统时空观念

(二)、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

(三)、以"第三空间"作为中国传统空间研究的理论参照

第二章空间之"意":透过传统诗词分析空间的意味传释

(一)、释意:"意"的涵义

(二)、传意:"诗意空间"的传释途径

1、会意:空间要素的会聚

2、解意:空间关系的化解

3、悟意:空间意味的感悟

4、小结

(三)、品意:"诗意空间"的审美取向

第三章空间之"法":透过传统书法分析空间的关系法则

(一)、释法:"法"的涵义

(二)、构法:"书法空间"的关系法则

1、力法:空间结构的动力学法则

2、线法:空间结构的几何学法则

3、气法:空间结构的音乐性法则

4、小结

(三)、无法:"书法空间"的审美取向

第四章空间之"境":透过传统绘画分析空间的营造方式

(一)、释境:"境"的涵义

(二)、造境:"画境空间"的营造方式

1、动境:通过视点的自由变换造境

2、远境:通过空间尺度的自由转换造境

3、空境:通过物质空间与意识空间的共生造境

4、小结

(三)、境界:"画境空间"的审美取向

第五章空间之"形":透过传统园林分析空间的形式处理

(一)、释境:"形"的涵义

(二)、理形:"园形空间"的形式处理

1、传意之理,传意之形

2、构法之理,构法之形

3、造境之理,造境之形

4、小结

(三)、化形:"园形空间"的审美取向

第六章城市实践:对城市空间相关问题的重新思考

(一)、城市认知:从"物理范型"向"生命范型"的转换

(二)、城市设计:从"物质设计"向"综合理形"的转换

(三)、城市教育:从"理论实践"向"身体实践"的转换

结语

(一)、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二)、研究的创新及意义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空间”概念二十世纪初自西方经由日本引入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中国不存在空间现象以及对空间问题的探索。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拥有大量和空间现象相关的作品和典籍,体现出特有的空间意识。对这种空间意识的分析和解读,会更加丰富我们已有的空间知识,使空间认知与空间设计更加贴近中国本土的要求,对中国城市空间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观点所作的基础性空间研究。 论文的核心部分中国传统艺术作为切入点,通过更广泛的空间概念对中国传统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以“第一空间”——“感知的空间”——“空间实践”的视角分析传统艺术门类“诗、书、画、园”;以“第二空间”——“构想的空间”——“空间的再现”的视角分析传统艺术评论“意、法、境、形”;以“第三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