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话语标记语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项基于关联理论的实证研究
【6h】

话语标记语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项基于关联理论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List of Tables、List of Figures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1.4 Summar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1.1 Definition of Listening o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1.2 Former Studie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1.3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Relevance Theory

2.2 Discourse Markers (DMs)

2.2.1 The Divergent Terminologies and Definitions of DMs

2.2.2 Related Studies on DMs

2.2.3 Discourse Markers and Relevance Theory

2.3 Discourse Markers and EFL Listening Teaching

2.3.1 Current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in China

2.3.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Role of DMs in EFL Listening

2.4 Summary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3.2 Research Questions

3.3 Participants

3.4 Instruments

3.4.1 Quantitative Instruments

3.4.2 Qualitative Instrument

3.5 Instructional Procedures

3.6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3.7 Data Analysis Procedures

3.8 Summary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of the Study

4.1.1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4.1.2 Results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4.1.3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

4.2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4.2.1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4.2.2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4.2.3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

Chapter 5 Conclusions

5.1 Review of the Study

5.2 Major Findings

5.3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1 Appropriately Introducing Linguistic Theories into Listening Class

5.3.2 Imparting Different Knowledge

5.3.3 Creating A Context to Help Students Predict and Infer

5.3.4 Choosing Suitable Listening Materials

5.4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5.5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Publication

展开▼

摘要

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者通过上下文信息提示和自身已存知识构建意义(O' Malley& Chamot,1989:434)。而我国传统的听力教学方法似乎只是在测试听力而不是在教听力,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积极参与到听力过程中,最终成为被动听力者。 在语用学领域,话语标记语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得出不同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中,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一认知角度的研究最有说服力。如今,人们已一致认为话语标记语不对话语的真值产生影响,而是对话语的解释起到促进和限制作用。话语标记语编码程序意义而非概念意义(Blakemore,1987,1992,1996)。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帮助听者推理说话者意图的有效工具,它使得听者在解释话语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得到突显。在中国这一英语学习环境下,话语标记语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影响如何?将话语标记语运用于听力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否有帮助?目前国内对此方向的实证研究还很少。 鉴于此,本文(基于关联理论)旨在探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所持的态度和掌握情况,以及话语标记语是否对中国学生的听力理解产生影响。此外,开展实验深入调查如何将话语标记语运用于听力教学之中,以期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 本研究选取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两个平行班的85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被试,将其编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前测和后测以及访谈。新学期开始时,对所有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前测之前进行)。此外,在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以了解被试的英语听力水平。从学期开始到结束(共18周)对实验组进行特殊听力训练,总共约36个学时,主要是期望通过听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交流能力。而对控制组则实施传统的听力教学方法。后测结束后在实验组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访谈,以进一步证实和补充问卷调查结果,并且了解学生对这一学期特殊听力训练的态度和看法。 研究数据表明,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已认识到话语标记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但与阅读和写作相比,他们在听力中对话语标记语的关注程度要小得多。此外,他们无法熟练应用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确实能够影响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实验结果显示在听力课堂上运用话语标记语是可行的,能够提高中国学生的听力能力。尽管此次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它对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却提供了颇有意义的启示。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布局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是对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介绍,包括研究问题、被试、工具、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第四章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五章则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教学启示,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研究提出有益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