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制造业出口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的视角
【6h】

中国制造业出口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回顾

2.1 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综述

2.1.1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2.1.2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2.1.3 国内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本土市场效应

2.2.1 本土市场效应的理论研究

2.2.2 本土市场效应的经验分析

2.2.3 国内本土市场效应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初步经验观察

3.1 中国制造业出口描述统计

3.1.1 中国制造业出口整体描述统计

3.1.2 中国制造业出口分行业描述统计

3.2 中国制造业出口中比较优势的初步经验观察

3.2.1 中国制造业整体中比较优势的表现

3.2.2 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中比较优势的表现

3.2.3 不同劳动力成本行业中比较优势的表现

3.3 中国制造业出口中本土市场效应的初步经验观察

3.3.1 中国制造业整体中本土市场效应的表现

3.3.2 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中本土市场效应的表现

3.3.3 不同劳动力成本行业中本土市场效应的表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

4.1 计量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1.1 计量模型的设定

4.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2 中国制造业整体的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检验

4.3 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中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的差异性分析

4.4 不同劳动力成本行业中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的差异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的地区分布

5.1 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地区分布的初步经验观察

5.1.1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区域概况

5.1.2 比较优势地区差异性的初步经验观察

5.1.3 本土市场效应地区差异性的初步经验观察

5.2 计量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3 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地区分布状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出口量以飞快速度持续增长,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被认为是推动该增长的重要原因。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必将难以长期延续。并且,此类传统的比较优势只能解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能解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增长。本文基于传统比较优势和本土市场效应视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本土市场效应纳入统一框架,以制造业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并区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首先,从整体上检验劳动力禀赋在制造业出口中的地位,验证本土市场效应的存在;然后,从不同要素密集度和劳动力成本的行业特征出发,对比较优势和本土市场效应的行业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研究比较优势与本土市场效应的地区分布。
   主要结论包括:整体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和本土市场效应共同存在于总贸易出口中,且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的推动作用大于本土市场效应,即比较优势仍然是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主要推动力。通过细分贸易方式发现,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和本土市场效应也同样共存于一般贸易出口中。但是,在一般贸易出口中的本土市场效应的促进作用已超过传统的比较优势,而加工贸易的出口则依然依赖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尚未形成显著的规模经济。
   基于要素密集度的行业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一般贸易中,劳动密集度越低,本土市场效应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越大,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就越小;而在加工贸易中,劳动密集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则越大。基于劳动力成本的行业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一般贸易中,劳动力素质越高,本土市场效应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越大,传统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就越小;而在加工贸易中,劳动力素质越低,传统比较优势则更能促进出口,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则可能会减少出口。
   此外,通过分析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和本土市场效应的地区差异性得出,一是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比东部地区更显著,但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未能充分发挥;二是东部地区的本土市场效应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一般贸易出口更大程度上依赖本土市场效应,而传统比较优势仍然是中西部地区出口的主要动力。
   最后,结合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和本土市场效应的分析,得出结论,并对经济政策提出合理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