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2,3-三唑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6h】

1,2,3-三唑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超分子化学与现代晶体工程学

1.2 配位聚合物

1.3 三唑类研究进展概述

1.4 本论文命题思路、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1-(4-羧基苯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H2L1)及配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及表征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H2L1配体的制备

2.3.1 1-(4-羧基苯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的制备

2.4 H2L1图谱分析

2.4.1 红外光谱

2.4.2 核磁共振谱

2.5 H2L1与金属盐构筑的配合物制备

2.5.1 配合物Cd(L1)2(H2O)2(a)的制备

2.5.2 配合物Cu(L1)2(H2O)2(b)的制备

2.5.3 配合物[Co(L1)(H2O)3·2H2O]n(c)的制备

2.6 H2L1与金属盐构筑的配合物晶体结构

2.6.1 配合物Cd(L1)2(H2O)2(a)晶体参数和结构

2.6.2 配合物Cu(L1)2(H2O)2(b)晶体结构解析

2.6.3 配合物[Co(L1)(H2O)3·2H2O]n(c)晶体结构解析

2.7 配合物的表征

2.7.1 红外光谱

2.7.2 荧光光谱

2.7.3 热重分析

2.8 小结

第三章 1-(3-羧基苯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H2L2)及配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及表征

3.1 引言

3.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试剂

3.3 H2L2配体的制备

3.3.1 1-(3-羧基苯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的制备

3.4 H2L2图谱分析

3.4.1 红外光谱

3.4.2 核磁谱图

3.5 H2L2与金属盐构筑的配合物制备

3.5.1 配合物Cu(L2)2(H2O)(d)的制备

3.5.2 配合物[Co(L2)2(H2O)2]n(e)的制备

3.5.3 配合物[Mn(L2)2(H2O)2]n(f)的制备

3.5.4 配合物[Zn(L2)3(H2O)]n(g)的制备

3.6 H2L2与金属盐构筑的配合物晶体结构

3.6.1 配合物Cu(L2)2(H2O)(d)的晶体参数和结构

3.6.2 配合物[Co(L2)2(H2O)2]n(e)的晶体参数和结构

3.6.3 配合物[Mn(L2)2(H2O)2]n(f)的晶体参数和结构

3.6.4 配合物[Zn(L2)3(H2O)]n(g)的晶体参数和结构

3.7 配合物的表征

3.7.1 红外光谱

3.7.2 荧光光谱

3.8 小结

第四章 1-(3-吡啶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HL3)及配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及表征

4.1 引言

4.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

4.3 HL3配体的制备

4.3.1 1-(3-吡啶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HL3)的制备

4.4 HL3图谱分析

4.4.1 红外光谱

4.4.2 核磁谱图

4.5 HL3与金属盐构筑的配合物制备

4.5.1 配合物Cd(L3)2·4H2O(h)的制备

4.5.2 配合物[Cu((L3)·H2O]n(i)的制备

4.5.3 配合物[Cu2(L3)Cl2·H2O]n(j)的制备

4.6 H2L3与金属盐构筑的配合物晶体结构

4.6.1 配合物Cd(L3)2(H2O)4(h)的晶体参数和结构

4.6.2 配合物[Cu(L3)2·2H2O]n(i)的晶体参数和结构

4.6.3 配合物[Cu2((L3)Cl2(H2O)]n(j)的晶体参数和结构

4.7 配合物的表征

4.7.1 红外光谱

4.7.2 荧光光谱

4.7.3 热重分析

4.8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唑是咪唑的一个碳原子被氮取代得到的五元杂环。在配位化学领域,三唑类衍生物可以作为配体,利用环上的含有孤对电子的N原子和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其中1,2,3-三唑衍生物作为一类具有多个配位点的结构独特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生物活性。本论文以1,2,3-三唑环为中心基团引出更多具有配位点三唑衍生物,从而进一步探讨1,2,3-三唑衍生物的潜在性质。为此有目的的合成以下三种配体:1-(4-羧基苯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H2L1)、1-(3-羧基苯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H2L2)和1-(3-吡啶基)-5-甲基-1H-1,2,3-三唑-4-羧酸(HL3)。
  在实验室条件下改变实验条件:温度、投料的配比、溶剂、实验方法,以及改变配体结构:三唑环N1引入的基团不同、R基团在同一苯环上位置不同,得到10个具有多种新颖配位方式的配合物:
  配体H2L1得到配合物:Cd(L1)2(H2O)2(a)、Cu(L1)2(H2O)2(b)、[Co(L1)(H2O)3·2H2O]n(c);
  配体H2L2得到配合物有:Cu(L2)2(H2O)(d)、[Co(L2)2(H2O)2]n(e)、[Mn(L2)2(H2O)2]n(f)、[Zn(L2)3(H2O)]n(g);
  配体HL3得到配合物:Cd(L3)2(H2O)4(h)、[Cu(L3)2·2H2O]n(i)、[Cu2(L3)Cl2(H2O)]n(j);通过单晶衍射仪测定其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a、b、d、h为零维结构;配合物c、e、f、j为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g、i为二维网状结构。对所得配合物的配位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其配合物进行IR、荧光、TGA表征。本论文进一步拓宽1,2,3-三唑衍生物作为多齿配体在晶体工程学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