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嘉杭高速公路“四改六”扩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研究
【6h】

苏嘉杭高速公路“四改六”扩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扩建范围和时间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交通拥堵现象分析

2.1 项目地理位置及路网功能

2.2 扩建前道路设计标准

2.3 拥堵现象及扩建段落分析

2.4 改扩建需解决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改六”扩建实施方案研究

3.1 扩建实施范围

3.2 扩建实施原则

3.3 工程实施方案

3.3.1 路基

3.3.2 路面

3.3.3 中央分隔带

3.3.4 桥梁及小型构造物

3.3.5 互通式立交、服务区

3.3.6 港湾式停车区

3.3.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3.4 方案优缺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改六”扩建实施过程研究

4.1 与其他高速公路扩建实施对比

4.2 施工组织

4.3 交通组织

4.3.1 港湾区施工

4.3.2 中分带施工

4.4 安全防范措施

4.5 营运管理组织

4.6 扩建实施经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改六”扩建前后通行能力研究

5.1 交通量发展特征

5.1.1 时间分布特征

5.1.2 空间分布特征

5.1.3 车种构成特征

5.1.4 运行车速特征

5.2 扩建前后交通量发展对比分析

5.2.1 扩建前后交通量增速对比

5.2.2 扩建段与未扩建段交通量增速对比

5.3 扩建前后通行能力对比分析

5.3.1 通行能力计算

5.3.2 造价/通行能力指标分析

5.4 扩建前后服务水平对比分析

5.4.1 指标选取

5.4.2 V/C比分析服务水平

5.4.3 交通流速度分析服务水平

5.5 改扩建适应能力分析及发展对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四改六”扩建交通安全研究

6.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

6.1.1 评价体系确定原则

6.1.2 评价体系研究

6.2 扩建前后交通事故对比分析

6.2.1 扩建前后道路条件

6.2.2 事故指标统计分析

6.2.3 事故分类统计分析

6.2.4 事故形态统计分析

6.3 不同段落交通事故对比分析

6.3.1 事故指标统计分析

6.3.2 事故分类统计分析

6.3.3 事故形态统计分析

6.4 事故黑点及成因分析

6.4.1 扩建前事故黑点鉴别与主因分析

6.4.2 扩建后事故黑点鉴别与主因分析

6.5 保障交通安全的对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交通出行日益频繁,很多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出现了通行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下降等现象,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改扩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成为热点,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但由于项目地理位置、路网功能等存在差异,不同的改扩建方式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效果不同,对土地、资金等消耗也不同。
  本文以苏嘉杭高速公路南段改扩建工程为依托,从改扩建需求分析、改扩建实施方案与过程、改扩建前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对苏嘉杭高速公路南段改扩建工程概况进行分析,调研国内外相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
  (2)从路基、路面、中央分隔带、桥梁及小型构造物、互通式立交、服务区、港湾式停车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方面,对苏嘉杭高速公路南段改扩建实施方案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改扩建方案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采用“四改六”方案的背景。
  (3)对比苏嘉杭高速公路与其他高速公路改扩建方案,从施工组织、港湾区和中分带交通组织、安全保障、营运管理等方面,对苏嘉杭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于相似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4)基于改扩建后通车7年的交通量、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事故率及所处路段、成因分析等指标研究,对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改扩建方案的适用范围、交通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本工程方案设计的适用性、优缺点进行了论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