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VC视角的外资化工企业在华本土化策略研究——以BASF公司为例
【6h】

基于GVC视角的外资化工企业在华本土化策略研究——以BASF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全文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关于GVC(全球价值链)概念的相关文献

2.2 GVC(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的NVC(国内价值链)的相关理论

2.3 关于本土化战略的相关文献

2.4 波特价值链模型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外资化工企业在华发展现状及实施本土化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3.1 外资化工企业在华发展的整体现状

3.1.1 外资化工企业的FDI流入分析

3.1.2 外商投资的聚集效应分析

3.1.3 外资化工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

3.2 我国化工行业的GVC地位现状分析

3.3 外资化工企业在华本土化策略的发展历程

3.4 外资化工企业在华实施本土化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3.4.1 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3.4.2 产品需求及供需结构的变化

3.4.3 外商投资政策的变化

3.5 外资化工企业本土化的SWOT分析

3.5.1 SWOT四要素分析

3.5.2 SWOT战略匹配

第四章 巴斯夫实施本土化策略的案例分析

4.1 巴斯夫在华发展现状

4.1.1 巴斯夫公司现状

4.1.2 巴斯夫业务特点

4.1.3 巴斯夫经济数据及战略目标

4.1.4 巴斯夫在华市场分析

4.2 巴斯夫GVC上游环节的本土化分析

4.2.1 研发本土化

4.2.2 工艺技术本土化

4.2.3 价值链上游本土化程度综述

4.3 巴斯夫GVC中游环节的本土化分析

4.3.1 生产制造本土化

4.3.2 采购本土化

4.3.3 产品本土化

4.3.4 人力资源本土化

4.3.5 价值链中游本土化程度综述

4.4 巴斯夫GVC下游环节的本土化分析

4.4.1 营销渠道本土化

4.4.2 公共关系本土化

4.4.3 物流仓储本土化

4.4.4 服务本土化

4.4.5 价值链下游本土化程度综述

4.5 巴斯夫的本土化策略及其在华价值链拓展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外资化工企业在华发展的建议

5.3 后续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体现全球范围内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国际分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使跨国公司越来越感觉到仅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效应对激烈的竞争,于是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原来全部由自己承担的一体化生产进行分解,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外包出去,自己保留最具竞争力、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研发、品牌、售后服务等核心环节,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当前的这种现象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化工行业作为制造业中的重头产业,也呈现了这种明显的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将生产制造等低附加值产业迁移至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及国内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外资化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需求结构变化,一部分外资化工企业在与本土企业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同时受限于中国对外资企业政策面的收紧,这些外资企业在华的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内价值链理论为理论基础,以GVC曲线为模型工具,结合外资化工企业在华本土化的发展情况,提出外资企业以国内市场为导向,形成国内价值链为导向的分工机制。在实证部分,以在华规模最大的外资化工企业巴斯夫为例,通过巴斯夫全GVC曲线中的上、中、下游三个环节的本土化战略研究,探索其价值链的演变趋势,并结合国内价值链的形成机制,推导出外资化工企业在GVC框架背景下,形成以NVC为导向的本土化战略模型的结论,并在论文结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