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肌松程度对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6h】

肌松程度对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试验所需仪器设备与药品

三、麻醉方法

四、肌松监测方法

五、麻醉深度监测方法

六、TCeMEPs监测方法

七、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一、患者一般资料

二、不同肌松程度下Tem、BIS和MAP的比较

三、不同肌松程度下TCeMEPs各参数的比较

四、不同肌松程度下TCeMEPs监测失败率和假阳性率的比较

五、不同肌松程度下TCeMEPs监测体动发生率和肌松程度满意率的比较

第三章 讨论

一、部分肌松程度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

三、部分肌松程度对TCeMEPs监测效果的影响

四、部分肌松程度对TCeMEPs监测左右对称性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对TCeMEPs监测的影响

六、本试验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肌松程度对全凭静脉麻醉背景下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 motor evoked potentials,TCeMEPs)的影响。
  方法:选取全凭静脉麻醉背景下行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患者50例,年龄11-27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31-62kg,性别不限。术中采用四个成串刺激模式(Train of four twitch test,TOF)以监测肌松程度,根据TOF比值(Ratio of T4/T1,TOFR)和TOF反应数将部分肌松程度分为5个状态:TOF反应数为1或2(TOF1)、TOF反应数为3或TOFR<15%(TOF2)、TOFR为16%-25%(TOF3)、TOFR为26%-50%(TOF4)和TOFR为51%-75%(TOF5),TOFR>75%为无肌松程度。每个状态维持10min。记录左右侧的拇展肌TCeMEPs及胫前肌TCeMEPs的潜伏期、波幅和曲线下面积,术中体动发生情况和肌松满意情况,并评价术中TCeMEPs监测失败和假阳性情况。
  结果:无肌松程度和部分肌松程度时所有患者的体温、麻醉深度和平均动脉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肌松程度和部分肌松程度时拇展肌TCeMEPs和胫前肌TCeMEPs的潜伏期、波幅和曲线下面积,其左右侧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无肌松程度比较,TOF4和TOF5部分肌松程度时拇展肌TCeMEPs各参数相对值、拇展肌TCeMEPs监测的失败率和假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OF3、TOF4和TOF5部分肌松程度时胫前肌TCeMEPs各参数相对值、胫前肌TCeMEPs监测的失败率和假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TOF4部分肌松程度比较,TOF1、TOF2和TOF3部分肌松程度时拇展肌TCeMEPs监测的失败率和假阳性率升高(P<0.05)。与TOF3部分肌松程度比较,TOF1和TOF2部分肌松程度时胫前肌TCeMEPs监测的失败率和假阳性率升高(P<0.05)。与无肌松程度比较,TOF1、TOF2、TOF3和TOF4部分肌松程度时TCeMEPs监测的体动发生率降低(P<0.05),TOF5部分肌松程度时TCeMEPs监测的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F1、TOF2、TOF3、TOF4和TOF5部分肌松程度时TCeMEPs监测的肌松程度满意率升高(P<0.05)。与TOF4部分肌松程度比较,TOF5部分肌松程度时TCeMEPs监测的体动发生率升高,肌松程度满意率下降(P<0.05)。
  结论:部分肌松程度适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TCeMEPs监测。在全凭静脉麻醉背景下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维持部分肌松程度TOFR于26%-50%可获得满意的拇展肌TCeMEPs监测效果,维持部分肌松程度TOFR于16%-50%可获得满意的胫前肌TCeMEPs监测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