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部分性脊髓炎发展为多发性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6h】

急性部分性脊髓炎发展为多发性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入组标准

1.3排除标准

1.4相关诊断标准

1.5方法

1.6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 果

2.1人口统计学资料

2.2临床表现

2.4脑脊液检查

2.5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第三章 讨 论

第四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展

附录A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1)、探讨急性部分性脊髓炎(APTM)演变为多发性硬化(MS)的相关因素;(2)、考虑是否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3例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中日联谊医院,首次发病炎症病灶位于脊髓,符合 APTM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记录患者的起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 MRI检查结果,入组患者首次发病病情达高峰时的扩展的功能障碍状况量表评分(Kurtzkes 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19]。EDSS评分≤1.5为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5<EDSS评分<2.5为中度神经功能障碍,EDSS评分≥2.5为重度神经功能障碍。对入组病人进行随访、观察,记录其出院后神经功能状态及复发的情况。根据随访结果,我们将入组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明确诊断为MS的病人,即MS组;一组为单相病程的APTM病人和复发的APTM病人的组合,即单相/复发APTM组。对其起病年龄、性别构成、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基本资料、EDSS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发展为多发性硬化几率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 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阳性例数表示,行χ2检验及修正的χ2检验公式或 fisher检验;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如符合正态性分布且方差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 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者,行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43例APTM患者,平均随访27个月。发现19例(44.2%)APTM患者转变为MS。其余24例(55.8%)中,4例病人最终诊断为复发性脊髓炎。20例患者(46.5%)在随访期间为单一病程。最终转变为MS的APTM患者首次发病时具有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EDSS评分常≥2.5(P<0.05)。
  22例行IgG指数的检查,14例发现IgG指数异常,其中10例演变为MS。统计显示,演变为MS的患者可能有较高的IgG指数(P<0.05);因此我们推测脑脊液IgG指数异常可能是演变为MS的相关危险因素。
  27例患者首次发病行头部MRI检查,其中14例发现典型MS病灶。27例中12例转变为MS,12例中9例首次发病时发现典型MS病灶。在转变到MS的患者中,MS典型的脑部病变显著高于单相/复发APTM组(P<0.05)。存在典型 MS头部 MRI表现的患者64.2%转变为 MS,但头部 MRI正常的患者只有23.1%转变为MS。
  结论: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首次发病诊断为 APTM的患者有44.2%的可能发展为MS,并与以下几个因素具有相关性:(1)起病时病情严重程度(以EDSS评分表示),我们发现演变为MS的患者的EDSS评分显著高于单相/复发APTM组(P<0.05);(2)头部MRI具有典型的脱髓鞘改变;(3)异常的IgG指数。它们一定程度上表明炎症继续或发展为MS的可能性的大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