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的风格源头研究
【6h】

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的风格源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青州风格”概述

2.1 佛教在青州得以发展的历史背景

2.1.1 青州的历史地位

2.1.2 佛教在青州的发展

2.2 “青州风格”佛造像的形成与艺术特点

2.2.1 “青州风格”的涵义

2.2.2“青州风格”佛造像的形成

2.2.3“青州风格”佛造像的艺术特点

2.3“青州风格”对中国佛造像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三章 “青州风格”源头主要观点的阐释

3.1费泳、杨泓的“受南朝影响”说

3.2宿白的“三个来源”说

3.3金维诺的“受南朝、东南亚、南海诸国及本地审美影响”说

3.4夏明采的“受旅印僧法显影响”说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作品、论文目录

附录B 相关图版

展开▼

摘要

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出土的北朝佛像,是国内近年来最为轰动的一次佛教考古新发现。青州龙兴寺及其周边地区出土了大量北朝时期的背屏、单体佛造像,且佛像质料为泥、铁、石、陶、铜等,并以石质(青州本地产石灰石质,这种石料硬度适中且特别适合雕刻佛像)个体佛像最多,造型、装饰也最为精致,也代表了青州地区佛像艺术的最高制作水准,这些佛造像的时代多数为北魏晚期(公元500年以后)至北宋时期,且仅青州龙兴寺出土的造像就达400多尊,这批石佛造像数量之多、材料质地之全、贴金彩绘保存之完好、风格之鲜明、种类之繁多、雕凿之精美、彩绘之丰富、时间跨度之长,让世人惊叹,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本论文通过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的风格源头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重新审视青州风格的提出背景及其影响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相关专家对其风格源头的学术观点,然后就自己比较赞同的夏名采“受旅印僧法显的影响”的观点做了详细的论述。
  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主要以北魏、东魏和北齐三个时期的为主。它的发现立即在国内外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被誉为“改写世界美术史的重大发现”,由此可见其重大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影响和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由于受到各方面佛教艺术风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州造像中北齐时期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与此也说明了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的独特艺术风格,即多样性、包容性和独创性,同时青州地区的佛像制作工艺极为精美、风格鲜明独特、地方特色突出,故在考古界与美术界一致以“青州风格”相称,相继提出了一些各自的观点,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费泳、杨泓的“受南朝影响”说;宿白的“三个来源”说;金维诺的“受南朝、东南亚、南海诸国及本地审美影响”说以及夏名采的“受旅印僧法显影响”说。这几种不同观点为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材料和线索,大大拓宽了其研究视角,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夏名采认为影响这一风格最主要的还是海路方面,其中以法显最为突出,即“青州风格”不仅仅是受到南朝风格和本地审美风尚的影响,其域外风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的形成与六世纪天竺佛像的一再东传有关,而这个时期的西行求法高僧的作用是显著的,法显西行求法归来,漂至山东半岛登陆并且在青州居“一冬一夏”,这与“青州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不管怎样,青州地区的佛像风格接受到的是笈多艺术非常纯正的粉本,不仅在衣纹和表现手法上,而且在整体造型和精神面貌上都有印度地区的笈多造像非常相似。
  综上所述,“青州风格”明显表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青州地区风格的多元化和地域性的特点,关于其源头一说,总体来看青州地区主要受到两种风格的影响:受南朝汉式为主的风格影响,吸收了众多域外风格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地方审美风尚的影响,但“青州风格”不是对域外风格进行直接的临摹吸收,而是根据本地区的风格传统和审美风尚加以取舍改造后的结果。
  当然这一观点也不是完全合理的,青州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格是极其复杂的,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的频繁也注定这种风格必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也说明“青州风格”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所以说它受到西域及南朝等地的影响是可能的,但是目前关于“青州风格”的源头的说法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以上观点也只是相关专家和学者的一些推测而已,本文只是就此简述个人观点而已,关于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我们也只有期待未来新的考古成果才能下最终的定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关于“青州风格”源头这个课题的神秘面纱也将被逐步揭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