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重根和尹奉吉义烈斗争的比较研究
【6h】

安重根和尹奉吉义烈斗争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史料

第二章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历史背景的比较

2.1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历史背景的共同点

2.1.1 列强在东亚的总体格局是一样的

2.1.2 东亚三国之间根本矛盾基本没有变化

2.1.3 韩国成为日本殖民地的历史趋势基本没有变化

2.2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历史背景的不同点

2.2.1 大国在东亚的具体利害关系有所不同

2.2.2 中日民族矛盾的地位有所不同

2.2.3 韩国所处的具体历史进程有所不同

第三章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发生的原因比较

3.1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原因的共同点

3.1.1 两起斗争都是在其他斗争方式失败的情况下采取的

3.1.2 两起斗争的主要动机都是以韩国民族独立为目标

3.1.3 两起斗争均带有东亚和平意识

3.2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原因的不同点

3.2.1 安重根的义烈斗争没有受到中国人的抗日思想影响

3.2.2尹奉吉的义烈斗争受到中国人的抗战思想影响

3.2.3尹奉吉义烈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第四章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过程的比较

4.1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过程的共同点

4.1.1 两起行动都是在中国境内发生

4.1.2 两起行动都是在守备森严的情况下发生

4.1.3 两起行动都以日军政界要员为主要袭击目标

4.2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过程的不同点

4.2.1 两起行动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4.2.2 两起行动的具体地点不同

4.2.3 义烈斗争方式从开端到顶峰发展阶段的不同

4.2.4 中国人只参与后者的行动却未参加前者的行动

第五章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性质、影响的比较

5.1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性质、影响的共同点

5.1.1 两起行动都是有别于现代恐怖主义的爱国行为

5.1.2 两起行动都对韩国独立运动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5.1.3 两起行动均受到当时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5.2 安重根与尹奉吉义烈斗争的影响的不同点

5.2.1 两起行动对朝鲜半岛未来的设定不同

5.2.2 两起行动对中国人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代由于日本吞并韩国,因此韩国独立运动的义士袭击日本军政要人的事件频繁发生。其中,安重根于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韩国统监伊藤博文的事件,尹奉吉于1932年4月29日在上海虹口公园炸死、炸伤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等七名日本政府军政界要人的事件是最为代表性的事件。前者是韩国被日帝完全吞并之前发生的义举,而后者则是韩国完全被日帝吞并的20年后发生的义举。
  自日本实施“大陆政策”开始,中、日、韩三国的基本矛盾都是以日本侵略和中、韩的反侵略为主旋律。在中、韩人民的英勇抗争中,日本还是于1910年吞并了韩国,在韩国政治、军事上建立独裁,经济、文化上建立殖民体系,对韩国人民进行着严酷的统治。中日的民族矛盾也伴随着日本侵略野心的膨胀,逐渐转变为主要矛盾。
  安重根和尹奉吉的义烈斗争是以韩国的独立为目标,是为了挽救羸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的英勇牺牲。两人在叙述义举的原因时,安重根更多的是从他个人对伊藤博文政策、行为的看法出发。然而,尹奉吉的“虹口爆炸”事件却不仅仅是以他个人的主观愿望为出发点,更多的是受到了外力特别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影响。
  两起义举都发生在中国,一个在哈尔滨,一个在上海,从事件本身来看,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在行动的过程中,两人都是在严密的搜查和警戒中顺利进入现场的,都只是针对日本军政界要员,并没有伤及无辜。但两人采取的义举方式是不同的,一个是枪杀,一个是投弹,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并且中国人只参与后者的行动却没有参加前者的行动,这是由于中日矛盾的逐渐升级和中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安重根和尹奉吉的义烈斗争都是有别于现代恐怖主义活动的爱国行动。两起事件发生后,中国民众和官方对韩国人大多抱以同情之心,对义士的英勇行为赞叹不已。虽然义举发生后,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伴随着消极后果: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给日韩合并的激进派增加了吞并韩国的借口;“虹口爆炸”事件后,日本军警对法租界的韩侨进行了疯狂的报复,韩国临时政府也不得不离开战斗了多年的上海。当然,以安重根为开端的义烈斗争在韩国运动中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使中国国民政府看到了韩国革命者的英勇和智慧,了解到这是一支可以合作抗日的组织,从而开创了韩国独立运动从义烈斗争走向中韩联合抗日的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