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宋丽官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比较
【6h】

宋丽官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论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宋丽官学教育制度建立的背景

2.1宋代官学教育制度建设的背景

2.1.1政治背景——文人政治社会

2.1.2文化背景——儒学的深化

2.1.3制度背景——唐代官学教育制度

2.2高丽官学教育制度建设的背景

2.2.1政治背景——门阀贵族社会

2.2.2文化背景——儒学的发展

2.2.3制度背景——统一新罗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三章 宋朝官学教育制度的设立与发展

3.1宋朝中央官学的设立与发展

3.2宋朝地方官学的设立和发展

第四章 高丽官学教育制度的设立与发展

4.1 高丽中央官学教育的设立与发展

4.2 高丽地方官学的设立与发展

第五章 宋丽官学教育制度的比较

5.1 宋丽中央官学教育制度的比较

5.2 宋丽地方官学制度的比较

5.3 宋丽两国官学教制度产生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5.3.1 宋朝官学教育制度产生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5.3.2 高丽官学教育制度产生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第六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宋朝和高丽的学校教育制度建设是中国和韩半岛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官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两国的官学发展及其特点可以准确的把握宋丽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脉络,通过将两国的官学教育制度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其具体内容和特征,阐明其各自的功效和意义对理解两国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和两国的文化交流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宋朝和高丽官学教育为研究对象,论析了两国官学教育制度建设的背景、具体内容和各自的特征,阐释了官学教育制度对各自的功效和意义,比较全面的论述了宋丽官学教育制度的相关论题。
  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绪论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该论文的研究范围与方法,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论分为四章,即第二章至第五章。
  第二章“宋丽官学教育制度建立的背景”。本章是作为本论文的背景设立的,主要讲述了宋丽两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背景简略。并且阐述了两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因为教育制度是一脉相承的,且和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下文打下基础。
  第三章“宋代官学教育制度的设立及发展”。本章分别从宋朝的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封建社会中官学教育一般作为国家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因而,本章对其进行全面的论述,概括出宋朝官学制度的建设、发展、变迁的总体面貌。
  第四章“高丽官学教育制度的设立及发展”。高丽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基本形成时期。通过分析梳理高丽的历史文献资料,阐述了高丽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产生的过程和发展的脉络和轮廓。通过本章的论述对高丽的官学教育制度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第五章“宋丽官学制度的比较”。本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对宋丽中央官学制度和地方官学制度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楚的掌握两国官学教育的独特之处。本章还揭示了宋朝和高丽学校教育制度对两国当时社会以及后世产生的功效、意义、影响和作用,评价其历史地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两国所实行的教育制度所带来的结果。
  结论部分为第六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本文的核心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