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朝鲜族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6h】

朝鲜族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理论依据

2.1 首属群体理论

2.2 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

2.3 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

2.4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5 民族差异心理学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调查结果

3.1 调查对象与工具

3.2 朝鲜族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学校适应现状

3.3 朝鲜族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分析

3.4 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朝鲜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4.2朝鲜族高年级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分析

4.3 朝鲜族高年级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分析

4.4 朝鲜族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分析

4.5 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展开▼

摘要

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处于青春期前期,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这时期的孩子在学校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在家里总是想尽力摆脱父母的管教,很多事情开始自作主张;心理上,爱冲动,容易做出偏激的事情。这些问题都对班级管理和父母的教育提出了挑战,而如何教育孩子,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并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研读众多资料后发现,学者大多是对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问题进行每两者的关系研究,还很少有人对这三者进行研究,也很少有人专门针对朝鲜族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进行研究。本文将探讨朝鲜族高年级小学生的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丰富相关理论,并能对实际的民族教育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主要在延吉市选取一所朝鲜族小学和一所汉族小学,对这两所学校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有明确朝鲜族高年级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现状;然后从性别、年级、独生/非独生、民族的角度,探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在这几个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并探究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经过调查、统计、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朝鲜族高年级小学生家庭存在多种教养方式,突出的教养方式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偏爱被试,其次是父亲过保护和母亲过干涉保护。朝鲜族小学生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年级、性别、独生与非独生的差异,与汉族小学生家庭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2.朝鲜族高年级小学生总体自我概念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概念在年级、独生否和民族上有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3.朝鲜族高年级小学生总体上学校适应良好,学业适应偏低。学校适应在性别、年级、民族上都有显著差异,但在独生与非独生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4.朝鲜族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间存在显著相关,家庭教养方式对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有预测作用,自我概念对学校适应也有预测作用。
  5.自我概念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