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现状调查与实施建议
【6h】

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现状调查与实施建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语文课标与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对课外经典阅读的要求与建议

2.1 语文课标对课外经典阅读的要求与建议

2.2 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对课外经典阅读的要求与建议

第三章 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现状分析

3.1 调查对象与内容

3.2 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取得的成效

3.3 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第四章 对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的建议

4.1 丰富学校图书馆藏书

4.2 拓展教师阅读视野

4.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4.4 开展多样的比赛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关于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的调查问卷

附录2:关于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的调查问卷

附录3:关于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的访谈提纲

展开▼

摘要

我国的经典多如繁星,记录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今天,教育界逐渐重视学生对于经典的阅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学生课外经典阅读提出了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更重要的是,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并且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而在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最新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初中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持。
  延吉市汉族初中共有5所,从学校的宣传到教师的指导再到学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进行的如火如荼。基于此,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现状经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延吉市汉族初中学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延吉市汉族初中学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策略,旨在提升初中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敢读文言,爱读文言的良好习惯。意义在于培养初中生的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有利于学生们识读更多古代诗文作品,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初中生的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有利于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学与思想的发展与演进,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调查现状主要从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两个大方面进行阐述。在取得的成绩中,学校的积极宣传与家庭的大力支持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内容比较广泛,涵盖“经史子集”中重要的书目。教师指导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如圈点摘录法等。最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如识记繁体字、提高读写水平、深化学生思想内涵等。在问题分析中,主要从网络文化对经典阅读的影响、学校图书馆馆藏书籍资源、教师阅读视野以及学生自身阅读习惯四方面进行阐述。
  综上,根据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情况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论文提出应制定的相应策略,如学校应丰富图书馆藏书资源;语文教师应继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拓宽自身阅读视野,推荐更多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华文化经典书籍;同时要指导学生完善自身阅读习惯,完成的制定阅读计划、自觉作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的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能力。

著录项

  • 作者

    戈珺平;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 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 学科 学科教育(语文)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玉霞;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汉语语文;
  •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程标准; 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