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知识分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6h】

基于知识分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知识分类理论

2.2 学习理论

2.3 教学理论

2.4 课程理论

2.5 系统理论

2.6 物理学方法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知识分类及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3.1 高中物理知识的分类与结构

3.2 高中物理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过程

3.3 基于知识分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4.1 基于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案例

4.2 基于高中物理知识分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案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基础自然科学,高中物理课程肩负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用于实验、勤于思考;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技能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本文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运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来研究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和方法。依据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对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和选修3的五个模块进行了知识梳理,并梳理出具体物理知识对应的科学方法。之后把梳理出的物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并在不同类型知识的背景下研究了其学习过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命题知识的学习,依据命题知识的一般教学理论和高中物理命题知识的学习特点,分析了高中物理命题知识学习的三种模式,列举出了程序性知识包括的智慧技能知识、认知策略知识和动作技能知识的具体的物理教学案例;另外,列举出了物理学习的习得阶段和应用阶段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并通过具体例子分析出科学方法如何运用。
  基于知识的分类和不同知识的学习机理,建构了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模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知识习得阶段具有相同的学习心理机制,根据新旧知识是否存在关联,选择观察、归纳、概括、演绎、推断、对比等教学方法;陈述性知识的巩固阶段、迁移阶段和程序性知识的转化阶段、应用阶段对应的学习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依据不同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了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方法模型的有效利用,设计了基于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案例和基于高中物理知识分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案例。
  本文根据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基于知识分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和方法,对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参考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