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 Study of Teacher Code-switching in Non-English Major Classrooms
【6h】

A Study of Teacher Code-switching in Non-English Major Classrooms

代理获取

摘要

自从“自然法”问世以来,外语课堂教学中关于母语使用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纯目的语教学的支持者们认为课堂上的语码转换会对外语学习造成阻碍,而赞成课堂语码转换的学者们则认为适时、适量的语码转换会促进外语教学。我国外语界对在外语课堂中使用母语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虽然一些学者仍然推崇纯目的语教学,但许多调查研究发现,多数教师在外语课堂上经常利用目的语和母语间的语码转换来辅助外语教学。鉴于此,本文就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语码转换展开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现状,分析语码转换的不同类型及功能,探析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语码转换类型。
   本研究中的语料来源于课堂录音和师生调查问卷两个渠道,其中以课堂录音为主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对象为大学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10位教师和540名学生。问卷用于考察师生双方对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态度、语码转换的目的和学生对教师语码转换的期待等。课堂录音来自于吉林某高校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课堂,共包括四位教师的16学时(共计720分钟)的课堂录音。为了保证语料的多样性,笔者选取了不同性别、职称和年龄段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录音课型为课文分析和听说课程两个课型。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转写语料的质化、量化分析考察教师语码转换的现状。分析中,借用Poplack的语码转换分类法对课堂录音中三类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进行了细致分析和研究,同时计算了汉语语码的使用量、使用频率、及教师最常用的语码转换的功能(即:教学功能,管理功能和交际功能),并通过质化分析对教师语码转换的结果和功能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仍然普遍存在。在45分钟的课堂上,平均语码转换46次,汉语语码占教师话语总量的23.2%。语码转换频率主要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课堂教学目的有关。语码转换主要功能包括教学功能,管理功能和交际功能。多数师生对教师语码转换均持肯定态度,认为适时适量的语码转换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有时教师的语码转换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这就导致了课堂中汉语语码的过度运用。本研究证明,汉语在外语课堂中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尤其在讲解语法、词汇用法和管理课堂时,必要的语码转换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外语教师适时适量的使用母语。但同时,教师应及时根据学生需要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调整语码转换的数量、频率和转换的环节,以避免汉语语码的过度使用。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