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时期农村彩礼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基于豫北地区X村的个案研究
【6h】

转型时期农村彩礼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基于豫北地区X村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二、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相关理论

三、转型时期X村彩礼现状研究

(一)彩礼的类别

(二)彩礼的标准

(三)彩礼的流动

四、现代性和传统性交织中的彩礼

(一)传统彩礼的嬗变

(二)尴尬的彩礼一“被淡忘的内涵”和“被继承的形式”

(三)刚性的彩礼和有弹性的间接嫁妆

五、关于彩礼的反思

(一)传统彩礼的消极后果

(二)彩礼的乡村实践与学术意义上的偏离

(三)彩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农村将长期存在

(四)性别视角下的彩礼透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社会转型,现代化进程也蔓延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在飞速发展。但是,乡村文化、乡村风俗等这些深深植根于乡土土壤中的传统内容依然是困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难题。因此,本文选择农村彩礼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来透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并反观农村的乡村文明建设。
  本文选取了豫北地区的一个村庄为个案,运用质性访谈和田野调查方法对该村庄的彩礼现象进行了深描,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阶段的彩礼进行了分类和概括,分析了农村不同阶层的彩礼标准以及原因,考察了不同时期农村彩礼的流变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发现,农村的彩礼名目由原来单一化的大订逐步走向小订、大订、认门、衣服钱、过节钱、折大嫁等多元化的趋势;彩礼的标准也是遵循着家长化-地域化-特殊化这一模式;彩礼的数额不断高涨化。当然,这种走势除了有其合理的成分,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意义和内涵,另一方面日趋繁杂的彩礼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妨碍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调查地点的概况;第二部分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说明和阐释;第三部分描述转型时期X村的彩礼现状;第四部分讨论了传统彩礼和现代彩礼流变;第五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体的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